中国钢铁行业仍处于增长期。17世纪世界钢铁中心随工业城镇化及技术革新由英国传至美国,后由美国传至日本、韩国和台湾,1996年中国替代日本成为世界钢铁第一国;通过测算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际拐点及参考欧美、日本人均粗钢消费预计2016年左右中国钢铁行业或有可能结束高速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钢铁工业发展之外部环境:推力:20世纪美国政府对于钢铁产业长期实行的进口配额和反倾销等保护政策,钢铁企业缺乏更新技术的动力,使得美国的钢铁产业逐渐被日本、苏联等国家所赶超;而日本“倾斜生产方式”和“产业合理化”等不均衡的产业政策及精简、淘汰过剩和落后的设备降低能耗使得日本顺利发展结构升级。拉力:19世纪美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铁路建设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带动,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都圈、中部圈、近畿圈三大城市圈的人口增加及日本军工、船舶工业的发展亦带动日本钢铁行业繁荣。
钢铁工业发展之内生动力:20世纪初,美国通过采用贝西默酸性转炉炼钢法和平炉炼钢法带来了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平炉炼钢法已经落后于基础氧熔炉(BOF)和电炉等新兴的生产技术,没有积极革新技术的美国钢铁企业开始逐渐落后于日本、苏联等后发国家。而日本通过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LD转炉和连铸等技术,成功提高了本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促进了整个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
发展标杆:美国纽柯公司在21世纪美国钢铁行业相对衰落的市场中展示了最佳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其主要依靠的是先进技术革新、成本控制、区位优势及市场兼并决策;本世纪,中国作为世界钢铁中心,随着去产能周期的开始,能够合理布局强消费区域如西部、华南以及通过先进技术降低资源依赖度的公司将成为我们追逐的“下一个纽柯”。
投资建议:中国粗钢发展将进入平稳期,具备优异管理运营成本、技术革新优势的东北特钢,及宝钢等企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高铁、基础建设急需的高技术含量特种钢材生产者;上市公司中我们亦建议关注非同质类特钢的企业。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急速下滑;城镇与技术革新进程不达预期。(中信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