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调控谋转型 M2增速下调呼声渐起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2-21 9:58:06  兰格钢铁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王毅和石春华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称,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宜稳中偏紧,广义货币(M2)作为调控目标应适度下调,以反映货币供需新变化。

    这是央行官员就下调M2增速的一次较为正式的表态,此前不久央行在《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M2适度下调符合货币政策调控转型需求,未来三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不仅关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同时关注资产价格的稳定。

    货币政策宜稳中偏紧

    “长期以来中国M2持续高增长,M2与GDP的比值居高不下,从中长期看国内劳动力价格抬升较快,企业综合性成本上升,国际宽松货币政策对流动性注入也会推动全球物价上涨,加大未来通胀压力。”文章称,“因此,不宜过于关注增长速度而轻易放松货币控制。”

    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M2余额9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基本符合14%的全年增长目标。此外,2012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60万亿元。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837亿元。

    文章指出,从国际比较看,多年的货币高增长使中国M2与GDP的比值达1.8,不但高于已经完成货币化进程的发达国家,也高于正处于货币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未来长期通胀压力较大,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应放松。

    不过,这一观点并未获得业内一致认同。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在全球量化宽松放水的情况下,偏紧的政策取向未必能产生预期的结果,并可能导致多种扭曲。

    应适度下调M2调控目标

    文章指出,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放缓,货币需求相应减少,同时外汇占款增长放缓,导致国外资产支撑国内金融机构负债扩张的力量减弱,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压力减小。

    “此外,金融体系不断创新的表外业务分流了部分表内资产,使现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低于真实情况,这也导致货币乘数低估,因此M2的调控目标应适度下调。”文章称。

    据本报记者了解,2013年M2增速将设定在13%,较2012年目标值调低1个百分点。此前,2012年M214%的增速预期目标也比2011年的16%下调了2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以银行人民币贷款形式融资的比重从2002年的九成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不足六成,而其他方式融资的数量和占比明显上升。并且随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未来人民币贷款占比有可能持续走低。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由于我国现在多种融资方式都在发展,未来中国的M2增速还是应该下降一些。

    “以前银行信贷在整个融资总量中的比重比较高,因此导致中国M2增速快一些,现在多种融资方式都在发展,银行信贷比例在不断下降。”郭田勇说,“所以未来需要让M2的增速适度放缓。M2降下来以后,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压低房价都是有利的。”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银行揽存资金面紧张 基金年末发行频现延期
  • 郑州首家A+H股发行上市 募集资金17.27亿元
  • 9条中小河道开工治理 首批11亿元启动资金到位
  • 银行资金面趋松 岁末揽储大战未上演
  • 做空资金有所犹豫 前期超跌股渐有补涨行情
  • 百点“抢跑”之后 增量资金大举进场
  • 机构腾挪资金 3只封闭债基昨日现身大宗交易
  • 银行间跨年资金价格继续走高 7天期利率升破4%
  • 外国投资者连续10个星期从俄罗斯撤离资金
  • 钢铁业资金紧张 冬储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