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上涨 自主品牌车企受伤害最大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8-5-29 13:20:41  兰格钢铁
    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已经使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陷入窘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本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日系、中系和德系品牌在国产轿车市场占有率中分列前三名。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等日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928%。

    奇瑞、吉利、夏利、长安、长城、中华等自主品牌轿车占2546%,比去年全年的26%略有下降。另外,2008年前10名集团中增长最快的是第一汽车(29.9%)和东风汽车(27%),而哈飞和奇瑞的增速严重偏低。考虑到2007年的第9名华晨的下滑,自主品牌独立车企的表现仍处于调整期。

    曾经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创造无数辉煌奇迹的奇瑞、吉利们,真的只能是昙花一现吗?

    而记者相信,自主品牌的不振,仅仅是个开头。

    汽车行业著名分析师贾新光指出,今年上半年,整个汽车行业的成本都在显著上升,合资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很高,因此,他们在中低端车型还能不断降价。而自主品牌要顶着不能涨价的压力,确实很难。合资企业一步步将自主品牌逼入绝境。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增长主要将被强势厂家获取,因此,厂家的分化加剧,兼并重组将加速。自从去年以来,自主品牌纷纷进入调整期。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主品牌们如果不能尽快有效地增强实力,其被汽车大集团兼并的危机将出现,国家发展大集团的战略很清晰,单一自主品牌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至关重要。

    当下我国宏观环境趋紧,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变动、市场的准入与垄断、节能减排下的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强烈冲击着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也使得处于战略调整期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008年,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无疑是腹背受敌。他们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国内市场竞争力日渐削弱,国际市场(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市场)竞争力表面上看起来增长迅速,但也存在着软实力低、品牌溢价不足等老问题。贾新光认为,海外市场对自主品牌们来说,是一条逃生通道,但他们又要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旦涨价,自主品牌所固有的“价格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如履薄冰的自主品牌,怎样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近日,本报记者获悉,奇瑞代工克莱斯勒的项目终于有了新的进展——今年底,克莱斯勒公司将开始向墨西哥出口一款中国产汽车,而这款车就是奇瑞A1,不过,将挂上克莱斯勒的车标。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张林在确认此消息的同时透露,克莱斯勒“已派工程人员前往奇瑞协助A1的出口”。

    不过,目前A1将不会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市场。克莱斯勒公司联合总裁汤姆·莱索达说,克莱斯勒和奇瑞正在讨论奇瑞针对欧美市场可能生产的汽车。而至于克莱斯勒美国经销商何时开始销售奇瑞产汽车,目前仍尚在商讨中。

    莱索达上周说:“我们需要小排量汽车。但奇瑞的汽车仍未准备好进入这些发达市场。”他表示,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中国产汽车可能无法达到美国的安全和排放标准。”

    自主品牌要生存下来,并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这是中国整车制造业可持续增长的挑战和机遇。”博思艾伦大中华区总监这样指出了一条解决之道。他认为,中国整车制造商须具有独特的品牌定位,并决定是否从其他亚洲整车制造商或西方制造商处夺取市场份额。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要确定将哪一个细分市场作为切入点。在成熟市场的某些细分领域,顾客的忠诚度高达75%,意味着顾客将很少考虑其他品牌,不管是中国品牌或其他品牌。因此,中国整车制造商应仔细考虑哪些细分领域最有可能征服购买者,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年轻购买者可能是一个选择方向。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则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包括自主品牌)到了需要转变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时候了。若想做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除了行业准入、资本市场发展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积累等外部环境的改善外,他们自身需要更高的远见,同时改变经营方式。(来源:中国证券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原材料价格攀升致成本陡增 涂料涨声四起
  • 原材料价上涨 五一后家电价格可能反弹
  • 原材料价升高 涂料企业举步维艰
  • 原材料降价倒逼废品业崩盘
  • 原材料价格上涨 涂料企业困难凸显
  • 中国钢市2009:原材料市场通胀和消费市场通缩
  • 原材料价格将引导国内钢价未来走势
  • 工信部:原材料产能过剩严重 价格回升乏力
  • 中国钢铁市场将面对原材料通胀和消费通缩的双重压力
  • 瑞银:早周期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具有吸引力

  •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