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昨日终于取得重要进展。
中钢协与澳大利亚第三大矿山企业FMG达成铁矿石价格协议,粉矿和块矿分别下降35.02%和50.42%。这一降幅比此前力拓和日本新日铁达成的“首发价”更大。
不过作为回报,中方需向FMG提供55亿~60亿美元的融资。
“最重要的是,我们初步建立了'中国模式’,即任何一个公司在中国销售只能卖一个价格。”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说。
突破新日铁“首发价”
据FMG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史贵祥(RussellScrimshaw)透露,中国钢企下半年将从FMG采购大约2000万湿吨铁矿石。
与力拓和日本新日铁公司此前达成的32.95%和44.47%“首发价”降幅相比,此次中国钢铁企业获取了更高的降幅。
按照双方约定,昨天上午8时,中钢协与FMG同时公布了铁矿石谈判的协议。虽然没有取得了中钢协一直预期的40%以上的降幅,但是单尚华认为,这个谈判结果是一个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5月26日,力拓与新日铁公司率先达成2009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中钢协随后发表声明称,中国钢铁企业不能接受这个价格,不予跟进。
此后,中国钢铁企业与三大矿山公司的谈判陷入僵局。
在与三大矿山公司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中国钢铁企业选择了FMG作为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宝钢此次选择的突破口仅仅是一家中型矿山企业。作为铁矿石行业的后起之秀,FMG今年计划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量最多仅占中国全年进口量的10%左右,更多的进口量仍然掌控在三大矿山公司手中。
“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头,以后就好办了,今后都应该按照与FMG的模式进行谈判,包括三大矿山公司。”单尚华表示,“所以重要的不是FMG的产量有多少。”
河北钢铁集团一位高层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可以接受FMG的降幅,按照此价格进行生产,钢厂将有利可图。
开启“中国价格”
对于中国钢企与FMG达成的价格,作为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显得不屑一顾。
力拓公司一位发言人昨天表示,FMG与中国钢铁企业达成的价格同力拓与中国方面的价格谈判无关,中国钢铁企业与FMG达成的价格并不能为全行业设定价格水平。
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都拒绝对此进行评价。
单尚华告诉CBN记者,宝钢仍然在与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矿山企业进行谈判。
不过中钢协一位内部人士对CBN记者透露,事实上目前与“两拓”的谈判基本没有在进行,而与淡水河谷的谈判仍在继续。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凯预计,这一协议价格成为行业基准价格有难度,因为FMG仅向中国供货,而其他三大矿山企业已经与日韩和欧洲的钢铁企业达成了基准价格协议,不可能随意改变合同条款。
对此,中钢协上述内部人士称,先与FMG达成一个“中国价格”是第一步。中钢协依然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的价格。
单尚华告诉CBN记者:“今年前进小一步,明年可能要前进一大步。”在他看来,力拓与新日铁达成的协议量只有1000多万吨,不能决定中国5亿吨进口量的价格。
而建立自己的价格,就需要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单尚华评价称,此次与FMG达成谈判协议,最重要的突破是,FMG承诺销售给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实行一个价格,不存在长协价和现货价之分。
单尚华强调,今后不能再出现像以前有两种价格的情况,任何一家钢厂、一个地区的钢厂在中国市场销售矿石,只允许出现一个价格。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昨天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称,中钢协与FMG达成的交易是探索铁矿石价格谈判新途径的一个范例。(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