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钢材贸易过程中的教训、困难和思考,主要集中在几个变化上:
第一个变化是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前,贸易商只要具备资金和货物两个资源就可以赚钱,一些钢厂的领导也认为只要有资金、有资源肯定能挣钱,但是这两年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有钱、有货也可能赔钱。
第二个变化是信息成为定价主要要素之一,目前钢厂定价模是月初定价、月末调整,主要参照兰格钢铁网等信息平台发布的价格信息,通过这个价格钢厂能很容易能算钢材实际价格。参考定价是首钢制定钢材出厂价非常重要的依据,钢厂基本上可以控制经销商的盈利水平。钢厂了解经销商的提货成本,但要掌握其销售价格比较困难。
第三个变化是期货和金融参与使钢材贸易产生新问题。由于金融资本的渗透,目前已经很难单独从钢材的供求关系上判断钢材价格走势。外界条件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钢材的价格走势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以前的模式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则,短期看库存、长期看供需,库存大钢材价格是下跌,库存少钢材价格上涨,结合钢材需求的淡季和旺季基本可以判断出钢材价格的基本走势。但期货上市后,钢材价格走势出现反常的变化让业内非常困惑。
目前,首钢的贸易主要集中在配送公司和新钢联,配送公司一个月出货资源量15万吨,其中60%-70%的是现货。现货模式上怎么操作、怎么规避风险、怎么盈利,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首钢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危机以后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怎么办?贸易商做了不同的选择。
贸易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贸易商是从钢厂直接采购进货,然后进行零售,叫端盘子;第二种贸易商叫搬砖头,主要从贸易商处进货。搬砖头利润小,但是保证每单都能赚钱;端盘子有时候赚钱、有时候赔钱。贸易商在具体贸易中要做到三点,第一、现货控制库存,第二、扩大直供,第三、结合期货规避风险。
08年9月份、09年2月份钢市行情让表明,现货价格可以控制在合理水平。在把现货当成盈利的工具同时,更应该多注意它的风险。从宏观形势来说,钢铁行业是向好的,但问题同样存在,目前的库存确实较高,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说40万吨是一个正常量的库存,但应该把高库存看成风险,对实际的操作来说更安全。
钢材贸易盈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销售模式,一个是服务。2006年,首钢投资3000多万建立一个交易大厅,另外建立了物流配送公司,还计划建立一个物流园区,以便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同时也建立其自己完整的销售模式。融资难一直都是贸易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公司经营规模越大、流水越大,银行贷款相对越容易。如果规模比较小,流量不均衡,贷款就很困难。
作为钢厂,为了化解经营风险,在贸易上必须采取现货和直供配合的模式,目前单纯的钢材销售经营方式已经江河日下,单纯的买卖风险很大、难度也大,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才是根本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