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到一亿

      --——小记属于郑晖的十五年飞跃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5-5 16:04:49  兰格钢铁
    编者按:随便翻开世界名人的簿册,我们能轻易地看到“沙粒成珍珠,须经蚌磨练”的痕迹。爱迪生为了抓住一时的灵感,几天几夜都不睡觉,甚至连饭都不吃,最终成功地给人类带来光明;汤姆•邓普西虽然没有左手,也不被任何俱乐部聘用,但他以百倍的坚毅来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实力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创造了棒球运动史上本垒打的全新记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祖国的大地上辛勤劳作、艰苦创业,形成了一种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优秀品格,培育了博大而精深的优秀民族精神与文化,并生生不息地被日复一日地放大着。

    在上海的钢铁流通领域里,福建人的“敢拼”与“巧拼”已赫赫有名,曾书写下无数的传奇。在这之中,有一个故事不得不说:

    从一万到一亿

    ——小记属于郑晖的十五年飞跃

    上海兰格施学斐摄影陆缘元报道

    就在四月,这个含苞待放,动静完美结合的季节里,上海兰格一行一个大早就走在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路上,前去拜访一位好朋友。

    行至上海市仁德路145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即上海月洋钢铁有限公司目前办公的地方。

    走过楼梯,我们见到了身着皮装,显得十分从容和自信的朋友,即公司董事长郑晖先生。他一见我们便起身来到了沙发前,泡上了养胃的红茶,说开了朋友间的话题。

    笑眯眯的郑总除了散发出一股强有力的亲切感外,眉宇间还洋溢着春天般的诙谐与活力。他说:“最近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刚刚从外地回来。不过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我几个投资的项目,现在都非常不错,要赚钱了。”难怪呢,郑总的眼神里泛着喜悦的光辉。

    郑总在不紧不慢给我们泡茶的同时,谈起了那项目的“当时”:“当时,也就是2006、2007年的时候,公司的资金比较充裕,于是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做一点除了钢铁以外的投资。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同朋友的聊天中,大家都觉得这个项目很不错,未来能有很棒的前景,于是就准备注资了。但我对那个领域非常陌生,可以说就是啥都不懂,所以,之后我就以年薪百万的报酬请了一位资深的专业顾问,并成立了一个高水准的顾问团队。现在想来,当时的项目看得准,团队选得对。”说到这里,郑总拿起台上的瓷杯,一饮而尽了那绵绵的茶,没有古书里的侠气,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味道,透着一种历经岁月蹉跎后才有的成熟的味道。

    郑总十分平和地说:“95年的时候,我来到上海。当时我身上就带了1万元,那会儿条件也不怎么好,所有的事情都靠自己来做。”,他说,“刚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装货和卸货都是自己来干的,手上磨得一塌糊涂,还被人'欺骗’。后来慢慢地,慢慢地有了点钱,就开始专心做三级螺纹钢。一开始,各方压力也很大,觉得很难在市场上铺开,但我当时的想法是,未来由三级钢替代二级钢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就非常坚决地决定要做。要知道,我们月洋是日照在上海最早的代理。”言至此处,我们不得不赞佩郑总的前瞻能力。

    “多年来,我们公司一直保证做到了年底'0坏账’的战绩,这在很多朋友圈里是非常有名的。尽管要做到这个非常不容易,但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风险控制’是一门相当专业的课题,他需要参照很多的指标、很多的系数,再通过繁复的建模、计算来评估,并需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规避方案,最后还必须严格落实到大至每一个决策,小至每一笔单子。”他说。

    郑总,他非常健谈,和我们说了很多很多,但我们知道那只是大海里的一滴,大漠里的一粒。在他的身上,我们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味道,源自岁月的熏陶;在他的身后,我们看到了一支强大的团队,源自魅力的号召。我们有理由相信,“月洋”的明天将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永恒高挂,将像地下的大洋一般奔流不止。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