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宁静致远

      --记北京大兴宏远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 穆广军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8-9 10:30:40  兰格钢铁
     在北京钢贸圈里,大兴宏远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穆广军是出了名的低调,他话不多,与之前接触过的钢贸企业老总不太一样。他说话声音洪亮,干脆利落,直来直去,显示出直爽的性情。

    穆总生在北京大兴,家中哥四个,农村的生活并不富裕,使得穆家哥几个都显得非常早熟,很早便承担起家庭的负担。而他说起从事钢铁这个行业,也是颇多的心酸与感慨。如今16年过去,在历经了几轮转型和发展之后,大兴宏远已成为业内知名品牌和成功企业。穆总也逐渐成为钢铁圈内的佼佼者,其稳健、低调的治企风格,成为业内众人学习的典范。

    勤奋造就成功之路

    穆总是1994年涉足钢材行业的,正好赶上我国计划经济的双轨制,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开始后的第一轮低谷期。像今天很多都已通用的市场规则在那时候根本没有。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学习的榜样,做生意没有师傅来教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学习。

    当时公司主要经营钢管和角钢等型材,市场本来就很小,门市销售是一部分,更多的业务要靠上门去推销,自行车、公交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而后来公司大部分客户正是这样积累起来的。有道是“天道酬勤”,穆总的勤奋、刻苦终于换来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而努力付出后成功的喜悦,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这一行坚持发展下去的决心。

    到了1999年底,持续多年疲软的钢材市场终于有了抬头的迹象,而通过多年的摸索,宏运金属已不再单纯地以型材为主,而是重点转移到北京市需求最大的品种——螺纹钢、线材上了。几年的积累,宏远已经有了自己的进销渠道,伴随着北京城市化建设和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契机,螺纹、线材的市场空间很大,公司也抓住时机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北京最早一批在钢贸领域掘金的民企之一。

    当年是为了生存选择了进入钢铁这个行业,而经过几年的摸索、学习,更重要的是穆总的勤奋和努力,使自己和宏远金属找到了一条可以持续的成功之路,难怪穆总深情地说:我喜欢这个行业,我感激它给我带来的荣誉和成功,我会继续努力并享受这份付出。

    执着成就宏远大业

    宏远金属成立的时间正好就是北京民营钢贸企业刚刚开始的时间,我们在了解宏远发展历史的时候,正好可以窥探北京民营钢贸企业的发展历程。多数的企业都是因为赶上了2000年、2003年这两波行情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选择不一样的发展路径,有的人转向了开矿山,有的人开办了钢厂,更有的人转向了房地产,而宏远公司之所以到今天依然是北京钢贸圈的楷模和佼佼者,正是源于穆总对钢铁这个行业的深厚感情和那份执着。穆总很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苦孩子出身,钢材这行养育了我,我很感激它,也没有想到过要做多大的产业,打造一个平台,凝聚一个团队,以平稳为主,真正的做大做强后再做其他方面的考虑”。这是他对自己现状的描述,但我更认为这是他经过多年打拼后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看透世事的淡泊,而正是这种淡泊的心态,让宏远金属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既没有操之过急,也没有举步不前,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走出一条具有宏远特色的发展之路。

    说到宏远的成功,穆总要求记者一定要重点写写他的团队,他说:“卖钢材其实非常简单,公司发展到今天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除了自身的谨慎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支团结、稳定的团队跟着我一起打拼。”

    确实,在宏远很多员工都是从公司创立初期就一直跟随穆总到现在,十多年的风雨同舟,对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多年来人员流动的很少,即便很多人已经具备了“单飞”的能力,却仍然心甘情愿留在宏远,追随着穆总。不是宏远给的条件有多优厚,靠的就是穆总的豪爽、义气,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穆总对钢铁这个行业的执着追求,穆总说,做人要有宽阔的胸怀,要懂得包容别人,人都有缺点,用人要用他的优点。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人才和企业之间是双向选择的过程,穆总选择了他的团队,而他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宽阔的胸怀得到了员工的信任和爱戴。经过多年的发展,让穆总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不是他的企业规模扩大了多少,财富增加了多少,而是大兴宏远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有一批兢兢业业,爱企如家,高效团结的员工擎起了宏远的大厦。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更让穆总赞赏的,就是宏远员工的敬业和高效的执行力。很多事情他刚刚想到,员工已经提前做到了,他的想法总能最快地得到执行。在这样的氛围下,宏远形成一种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有这样一个团队让穆总的工作开展起来总是得心应手,非常省心,公司的事情他也可以完全放手,不用操什么心,更多的去考虑大局,运筹帷幄。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穆总一定要记者重墨写他这个团队的原因吧。

    宏远金属就是这样稳扎稳打,一年一个台阶,在北京钢贸圈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成为华北地区知名的钢贸企业。

    淡泊看成功 宁静致宏远

    因为首都的特殊性,钢贸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确实存在着发展瓶颈。集团化发展,拓展钢铁产业链,丰富经营品种是一种思路;集中优势发展主业,因地制宜适度多元是另外一条思路,走得稳才能走得快,过犹不及,因为一单买卖、一笔投资失败而折戟沉沙的企业比比皆是。对事业的淡泊平静,对成就的平常心,使得穆总宏远高台上的几次出手显得更加不凡。

    2007年,在原有仓库被占地之后,穆总在大兴区西红门镇五环路边上购买了120亩的土地,公司本部也随着搬迁过来,在对土地的使用规划上,穆总是有远见的,除了保留一部分空间用于存放钢材外,大部分用来建设封闭仓库,而存储的对象则是红酒、洋酒以及一些需要冷藏的食品,目前恒温库、冷藏库都已建成,相信随着众多国际商业品牌进驻大兴区,这些高科技含量的存储库一定会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当初规划的胆识和远见为宏远公司在钢材销售之外又增添了新的稳定的利润源泉,而日后土地大幅增值,周边交通日益完善,他的价值会进一步的显现。

    2008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穆总参加了清华钢铁研修班七期的学习,其低调豪爽的性格同样赢得了同班同学的认可,在班长的建议下,由班里十来位同学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钢之源电子交易有限公司得以成立,致力于在钢铁流通领域构筑先进的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全面的信息、交易 、结算、物流、融资等专项服务。事实证明这步棋又踏对了点,因为随着钢铁贸易不断发展以及钢铁的金融属性不断加强,单纯的现货模式已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子交易、期货都是绕不开的平台,而两年的快速发展,钢之源已成为业内知名品牌,也许在未来某一天钢之源上市之时才能真正地让我们体会到穆总当初的胆识与远见吧。

    2009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记忆深刻,因为从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北京未能幸免,钢材贸易同样未能幸免,但危机与机遇并存,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是年,国家为了重振经济推出了许多刺激政策,包括容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穆总再一次毫不犹豫地出手,联合北京大兴区城建开发公司及几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北京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兴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它的成立运营不仅架起了民间资本与大兴区“三农”和中小企业间的桥梁,也为民间资本涉足农村金融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北京市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探索金融支农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相信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击必将给穆总带来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而宏远公司将真正变得宏伟、远大。

    遇事处之泰然,淡泊宁静;行事真诚低调,执着勤奋。一次次准确的出击,使宏远的发展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执着与淡定,他说,钢铁这个行业我会一直做下去,做下去机会就会有,关键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但机会来临时则要果断出击,如今的宏远金属在穆总几次成功决策后已成为一家集钢铁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发展空间广阔。

    真情回报社会 温暖留给家庭

    作为一个有故事的男人,穆总没有去炫耀自己的成功,而是在做好自己企业的同时时刻不忘履行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作为北京金属商会的副会长单位,商会发起的对安徽灾区的捐款、5.12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的捐款活动,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他积极响应钢之源的呼声,亲赴贵州送水,为员工组织婚礼、赴会。穆总的朋友告诉记者,这些公益活动,穆总做了很多,却从来不对人宣扬。然而这份温暖却传递出去,穆总身边的朋友也说,说不出来穆总有哪里好,但是就是愿意跟他交朋友。我想,也是因为穆总这份温暖,这份热心肠吧。

    从穆总朋友的口中,记者还得知,穆总还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在行业里堪称楷模。能将企业和家庭同时经营得这样好,不仅需要用心,还需要智慧。

    我们同时也相信,执着如穆总,勤奋如穆总,稳健淡泊如穆总,必将带领他的团队抓住每一次良机,把企业做强做大。

    (文/张登祥 王媚 图/王媚)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兰格钢铁网2011北京型材座谈会5月18日
  • 兰格钢铁网2011西安地区钢材市场形势研讨会成功召开
  • 兰格钢铁市场5月17日晨报
  • 商会、兰格钢铁网、清华钢铁同学会联合举办华北国际钢铁论坛
  • 兰格钢铁市场5月16日晨报
  •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 (2011.5.9-5.13)
  •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 (2011.5.9-5.13)
  • 兰格钢铁市场5月13日晨报
  • 兰格钢铁网2011西安地区钢材市场形势研讨会成功召开
  • 5月12日兰格钢铁电子交易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