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津德丰源商贸有限公司,也许大家还不太熟悉,但提起唐永起其人,在天津储宝钢材市场却是小有名气。在盛夏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德丰源公司总经理唐永起在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接受了笔者的采访,笔者有幸近距离感受到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起步在于积累
唐永起告诉笔者,自己的老本行并不是钢铁而是纺织行业,还开玩笑的说“是由软转硬”。他当初在天津一家大型纺织国企工作,先后在厂里担任保卫、销售,检验、技术、管理等多项工作,也正是那时候积累起丰富的人生经验,确立了做人做事的态度,为后来自己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钢铁结缘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当时在市场经济体制大潮的冲击下,大批国企纷纷倒闭,唐永起也遭遇下岗,正在他为今后的工作发愁之时,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了天津建龙集团。在建龙集团工作的几年之中,唐永起凭借先前积累的丰富销售经验,迅速熟悉了天津的钢材市场,为建龙集团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建龙集团由于发展原因而转战其他城市,唐永起便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就这样,2005年天津德丰源商贸有限公司诞生。
诚信服务和朋友帮助让事业走上正轨
当笔者问到德丰源的经营之道时,唐永起很干脆的回答道:“诚信和服务”,他说,“我们公司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算雄厚,但能顺利发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公司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他举了一个小例子,德丰源的客户群很大一部分在东北,通常情况下他们要买货都是提前就把款项打到公司账上,公司找别人买货时却是先提货后来才付支票的。这样的合作如果没有良好的信誉和真诚的服务作为支撑是很难实现的。
唐永起说,人的成功,机遇、朋友和自身的努力这三者一个都不能少。唐永起的朋友很多,平时会有许多朋友聚在他的办公室里,聊聊钢材走势,分析分析市场行情,互相之间交流经验和心得。他很感谢朋友们多年以来对他的帮助,他说没有朋友的帮忙也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同时他也很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朋友。
以德为先从善如流
唐永起说,当初给公司起名字时颇费一番脑筋,最终还是用了现在的名字——德丰源,因为“办公司其实和做人一样,要以德为先,人做好了公司才能健康有序发展,财富才会自然源源不断而来。”
09年8月的一件事让唐永起印象深刻。由于公司一直以来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与客户之间也互相信任,一位多年的老客户打电话订购高线,并表示立刻就去提货,唐永起反复确认后按他的要求进了货,但客户由于某些原因当天没有把货提走,不料转天高线价格开始大跌,十天之内每吨降了1000多元,客户于是毁约拒绝购买,唐永起没办法只能以低价出售,事后也并没有要求客户赔偿,而是自己承受了损失,这件小事也让他“以德为先”的做人做事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永起还是钢贸圈的儒商。走进他的办公室,满墙的字画让人感觉到浓郁的儒雅之气。据他自己介绍,平日除了公司日常的工作之外,其余时间他最喜欢与天津的书画家们交流切磋,更是画廊和各种美术展览的常客。早在1972年中国办第一次美术展览的时候,他骑了一晚上自行车赶到北京,就为了看看那场展览。采访时他还不时向笔者展示他手机中的字画藏品相册,聊起这些他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唐永起还特别介绍了一幅挂在墙上的“从善如流”的题字,此句出自左丘明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因为自己很喜欢这句话,才挂在办公室里随时细细揣摩,受益匪浅。
信息撑起市场的明天
当笔者问到如何看待钢材市场的发展前景时,唐永起说:“现在的市场和90年代末那时相比区别很大。那时买家卖家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透明度很低,可以说只要你有货源闭着眼都可以赚到钱。而将来是知识信息时代,市场上各种信息透明度很高,相比之下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若要抢占市场必须分析掌握市场行情,抓住瞬间商机。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只有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才能保证今后钢材行业更良好的发展。”唐永起对行业信息非常重视,除了加强与信息机构和媒体的合作,他还总是亲自到市场当中去寻找最新的钢材信息并抓住商机。
采访侧记:在采访唐永起的时候,他的儿子小唐也在一旁,问起他眼中的父亲时,他说,“从小到大我在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他身上的意志品质、做人的原则、接人待物的态度都令我尊敬。我们是父子但更像是朋友。有些人认为一直待在父亲身边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便我却觉得在这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儿子眼中的父亲形像无疑是高大的,而商场中的唐总既是儒雅的,更是睿智的。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唐永起表示会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发展道路,等待机遇,谋求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