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二章》收废品、卖汽水、弹棉花、扛大包、卖汽车配件、卖砂石料、开加油站,钢贸企业大老板。你可能不会将这些工作联系在一个人身上,但这确确实实是同一人的经历。少年时期为了生计早早进入社会打拼,历经种种艰难坎坷,终于成就了自己事业;成功以后,他又回报亲人,回报帮助过他的人,回报社会。他的苦难经历成为他人生的宝贵财富和前进的动力。今天,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上述“岗位”的亲历者——天津豪博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
受尽人间艰辛
张强是河北青县人,他的前半生可谓命运多舛,几乎都是在与命运抗争。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十几岁便走上社会,在老家收过废品,弹过棉花,在天津打过工。在天津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艰辛的时期。
张强回忆道,刚来天津时因为年纪小又没工作经验,他只能找一些简单的体力工作——在仓库当搬运工扛大包。这是一种用体力、用身体透支生命的职业,超负荷的劳动量让正在长身体的张强落下了一身伤痛,但为了生存,他坚持了下来。
告别了在天津打工的日子,他又先后回老家开过汽车配件修理店,卖过砂石料,还开过加油站,但都以失败告终。但即使是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张强始终恪守着正直、诚信的做人原则,从不偷奸耍滑,这些经历培养了张强坚韧的性格,这也是他日后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吧。
在开加油站时,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关张,但还有一些呆坏账没有处理完,既有别人欠自己的,也有自己欠别人的,张强把拖欠别家的帐款一一还清,清清白白抽身。但在自己公司善后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张强很痛苦的事,一个员工觉得反正公司都要倒闭了就落井下石,加倍索要工资,甚至要将加油机搬走,并出口不逊说了很多重话。他当时心灰意冷,对自己的前程感到迷茫,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此时却禁不住落下眼泪。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他闭门一周反复思考之前失败的原因,这时亲人的关怀和朋友的鼓励让张强重新树立信心,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1999年,张强进入青县一钢跑业务,正式踏进钢材圈。青县一钢是当地知名的钢铁企业,张强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大展拳脚了。跑业务很辛苦,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往返于五个县城走访大型的钢材市场,一家一家推销,其间饱受冷眼,有时甚至还没踏进人家公司的门便被轰了出去。但这更加磨砺了张强的意志,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耐力,在一钢几年的工作中他积累下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也为自己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3年,他在青县老家创立了属于的自己的第一家钢材贸易公司,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2006年豪博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今天的豪博是唐钢、承钢、宣钢、天钢在天津地区的协议经销商,常年经销四大钢厂的二三级螺纹及线材,成为唐山、九江、德龙线材在天津地区的最大经销商,远销华北、东北、西北等多个省份。公司生意日渐红火,事业蒸蒸日上,张强在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永不忘本知恩图报
张强是个很孝顺的人,他说人生最痛苦的事便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他不想人生有这样的遗憾,所以他现在特别孝顺二位老人。他深情地说,父亲年轻时是家庭的顶梁柱,为了家庭常年在外奔波工作;母亲一人照顾这个大家庭,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奶奶和三个孩子,自己受冻挨饿,为这个家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自己之前吃的苦和父母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所以现在要更加倍的孝顺父母。
事业稳定以后,特别是在天津公司成立后,他便将父母接到身边悉心服侍。“百事孝为先”,他说,一个人若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事业再成功也无济于事,“我现在事业和生活都比较稳定了,有条件侍奉父母,一定要让老人家的晚年过得幸福”。
张强说,他在创业的过程中得到过很多朋友的帮助,现在事业小有成就了,一定要回报他们,更要回报社会。他首先想到了回报自己的家乡,他说自己是喝那里水长大的,是那里的学校培养了他。家乡还不富裕,要想改变这种面貌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2004年至今他每年不但给家乡的学校捐款,还会为村里的小学生每人每年准备一份学习用品作为礼物,还经常为孩子们送去各类书籍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张强不但自己乐善好施,还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教育他们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2003年印尼海啸发生生后,张强亲自带着孩子去银行将自己的零用钱捐献给灾区的人们,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乐于助人的品德。
在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以后,张强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新时代,他乐观地说,他的经历是自己人生的宝贵财富,也提醒他在继续前行的路上保持谨慎。这是一份怎样的豪气?!能在逆境中坚韧,也能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事业有成的张强懂得回报,他造福梓里,低调做人。这些品质必将帮助他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