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眉大眼,深穿T恤随意地套一件黑色的夹克,脖子和手臂上的粗壮肌肉显示出长期坚持锻炼的成果,中气十足的声音令人难以想象到他已经年过不惑。总之吴祖禄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符合我们传统概念中的成功企业家。然而,他确是这样一位钢贸行业的成功者,截止去年为止,上海展功贸易有限公司和上海鑫博成钢材销售有限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达3.3亿。
“哪里有钱赚就一头扎进去”
老家在福建的吴祖禄虽然在钢贸行业里早已是成功人士之一,但是说起自己的早年经历,他仍旧颇为感慨。
吴祖禄第一次来上海还是在1984年,他在那一年服兵役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了主要从事保卫工作的武警上海总队五支队服役,当时的驻地在佘山。在部队服役的那几年,锻炼了吴祖禄保持到现在的壮硕体格,也使他从此迷上了各种运动。
退伍复员后,吴祖禄曾在多地闯荡。在广州和深圳卖过茶叶,后来又转去了北京,从事过许多的行业。用他的话来说,那时候对于生意的认识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的,只要“有钱赚就去作”。这种生活,持续到1999年,在这一年,他回到了十余年前当兵时曾待过的城市,接下了父亲位于当时七宝钢市的铺面,开始踏足钢贸行业。
“开着助动车到处送货,有时候只为了送三四根钢筋给客户”
“一开始也就是个五金店规模”,对于最初的小本经营,吴祖禄毫不忌讳地坦言道。小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成功的创业者一开始的起步模式。而那时候的苦,吴祖禄至今还记得,用他的话来说,那会儿是“开着助动车到处送货,有时候只为了送三四根钢筋给客户”。也许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都无从想象这位创业者早年的艰辛,但笔者在他淡淡的却分明带着几分缅怀的语气中,似乎能遥想他在成功以前那段不断磨练和积累的日子。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年销售额10个亿”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需要能够有足够的毅力吃得起苦耐得住劳,需要有精明的眼光能够正确把握市场的风向,更需要有勇气去拿有限的本钱去投入和冒险,而这些要素吴祖禄都不缺,当这些必要的条件结合上良好的市场机遇时,成功也就成了自然而然。
2002年至2004年,中国大陆的钢材现货贸易进入著名的高利润期,凭借着之前数年的积累,吴祖禄成了成功把握住这股大潮的人之一,交易量和持有的资金都翻了几翻,终于将他父亲交给他的“小铺子”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钢材贸易代理商,并在高利润时代结束之后仍旧屹立不倒发展至今。
时至今日,吴祖禄和他的企业早在2006年便入驻铁闵钢市,而他名下的上海展功贸易有限公司和上海鑫博成钢材销售有限公司也早已发展成了掌握3个总库容20000吨的仓储点,年销售量3.3亿的大型钢贸企业。但是,这却不是吴祖禄努力的终点。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年销售额10个亿”,说这句话的时候,笔者留意到他的脸上显出一丝难以为人察觉的神情。这不是傲慢的表情,也谈不上得意,更像是给自己的人生定下的终极目标。
今天和明天
和许多福建商人开设的钢贸企业有所不同的是,在吴祖禄手下干活的却也有许多的“外人”,哪怕是对贸易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财务工作,也被交由“外人”负责。“这一行,也是需要才能的,不仅仅是业务人员”。也许知人善用,也是吴祖禄的企业能够发展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而问起在工作之余喜欢如何消遣,吴祖禄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运动啦!篮球、羽毛球什么的。”然后,带着颇有几分得意的神情向笔者介绍自己曾在2008年兰格钢铁网组织的篮球赛中率队夺冠。
“平时有空的话,回去一些体育俱乐部内运动”,吴祖禄对笔者说道:“我很羡慕那些白领啦。”对于笔者的不解,他解释道:“觉得他们活得光鲜潇洒,而且有文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念大学。所以,将来一定要让子女去读大学。”这确实是朴实至极的愿望,却也代表了我们每个华人家庭的共同愿望,也正是这种愿望,支撑着我们的民族基本价值观。
这,便是笔者眼中所见到的吴祖禄,一个草根出身几乎白手起家但现在正坐拥庞大产业的民间企业家,一个现在我们概念中的“Winner”,也许从他身上,我们能对钢贸这个行业,对从事钢贸的那些实业家有崭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