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做钢材生意的福建人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团结互助,敢拼敢闯,不怕吃苦。用北京市万顺发科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诗礼的话说,既然出来闯了,就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否则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他1997年跟随家乡人来北京发展,至今全权负责股份制企业的业务拓展,十几年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广交天下的朋友,才能不错过任何一次机遇!
朋友是引路人
早在90年代初期,福建人就有从北京采购钢材,然后发往老家销售的,陈诗礼那时就在老家晋江帮着亲戚朋友销售钢材。1993年的时候,他初次到北京采购。之后他与做钢材贸易的亲人在北京成立了公司,由于老家的生意脱不开身,直到1997年,陈诗礼才再次到了北京,并很快进入了角色,开始奔走于各个工地之间。
2000年以前,是万顺发的创始阶段,只是相当于晋江人在北京采购钢材的一个业务部门。即便如此,陈诗礼最早与北京京奥港合作的时候,却享有相当的优先权,在多家二级代理商中,京奥港认可陈诗礼。“理由很简单,诚信很关键,再就是我们是朋友!”
2002年,陈诗礼接了一笔大单——石景山某政府大楼的承建工程,这是万顺发在北京第一次承接较大的项目,有直供工地的经验和建筑方的认可,标志着万顺发在京城开始起步。当时工程需要的三级螺纹钢在北京很稀缺,正好陈诗礼能通过朋友关系配齐货。工程做完,盈利额非常可观,公司不但扩展了更多的渠道,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实力。也就是通过这个工程,万顺发成了承钢的重要协议户,有稳定、优质的货源作为保障,接下来陈诗礼接连不断地与各大工程项目有了合作,位于四季青桥的欧尚工程也是他带领业务员亲自供的货。
机遇是铺路石
2008年的奥运商机和金融危机是行业善变的两重天。陈诗礼抓住了机遇,“被轻松”了一把。还记得给鸟巢、水立方供货的时候,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做首都机场的工程,陈诗礼带队,领着10辆货车往机场送货,单是卸货就卸了整整一宿。“工程能竞标,主要还是朋友的鼓励。虽然公司规模小,但我有信心做好,看到首都机场的工程规模如此之大,我想这是需要很多公司供货才能完成的,所以抓住了机会。”陈诗礼说。
奥运前夕,万顺发还有6千多吨的库存,由于观察到奥运期间北京建设较少,需求量明显减少,陈诗礼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钢价已是高价位,考虑到风险太大,于是要求钢厂停止发货并把库存大量消化,到奥运会交通限行前只剩几十吨库存,成功地躲过金融危机带来的钢价暴跌,使公司得以幸免。库存都变现以后,公司把大部分资金预付给了钢厂支持其扩大再生产,加上奥运期间市场处于淡季,陈诗礼等管理层商议,索性给大家放放假。
经验在于积累
经历了危机的洗礼,就在2009年很多现货贸易商都感到后怕的时候,陈诗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现货!“没有受过伤的人都是大胆的!”但是陈诗礼大胆的基础是多年诚信经营的万顺发得到了客户和银行的认可,企业的发展很平稳,因为市场涨跌对企业都不会有太大的冲击。
近年来,陈诗礼有一个习惯,每年春节都会囤货,最高的时候库存达2万多吨,平时最少也有6千吨的库存,主要是处于保全规格和品种的考虑,再加上他朋友多,不愁销路。而对于风险的规避,陈诗礼非常自信:“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一线了解市场,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出去把北京的钢材市场转一圈,我对行业的把握比较及时准确。”也正因为此,陈诗礼在朋友圈里还有一个绰号叫“风向标”。
对行情判断准,不是陈诗礼能做好业务的主要原因,公司董事长萧文亭认为,陈诗礼为人真诚,对客户热心,朋友多,这对他的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把万顺发放手让陈诗礼去经营和管理,相信会创造出另一片新天地!
(文/兰格钢铁新闻中心 彭垚 摄/饶威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