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供求平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中国对有些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的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一半。
近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造成的影响已相当明显。铁矿石价格跌到132美元/吨,相比2011年早些时候创下的接近200美元/吨的历史最高价下跌大约32%。同时,目前的铜价已降至8000美元/吨以下,低于去年创下的逾1万美元/吨的最高纪录。
然而,中国转向国内消费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将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这一转型对各种原材料的影响将是不平衡的。
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预计,“随着建筑周期趋于成熟”,铁矿石和钢材等原材料将更早感受到影响。到2025年左右,当中国经济达到人均2万美元GDP的水平时,这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占GDP的比例很可能会达到峰值。
铜和铝等大宗商品预计将在周期的晚些时候(当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左右的水平时)企稳。某些基础金属在制造业的用途似乎表明,未来几年它们的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最后,石油、电力和粮食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继续攀升,直至中国经济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时才会见顶。中国的人口规模意味着,能源消费量将在未来多年持续上升,即使增速有所降低。(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