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国工业和通信业改革发展取得了许多突出成就。回顾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曾一度丢掉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称号。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如今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位置,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最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定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一个里程碑事件,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我国工业和通信业改革发展情况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以上表述。
苗圩指出,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3~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其中,2003~2007年年均增长17%。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4.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7倍。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大陆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达73家(含香港),比2002年增加62家,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十年来,工业发展为确立我国经济大国地位、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他指出,未来工业和通信业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工业和通信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成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近年来,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苗圩指出,取得工业和通信业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三条。
首先,最根本的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方针。
其次,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劲动力。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适时进行调整。十六大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和活力。
第三,最关键的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与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十六大以来,我国探索并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里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两化融合发展,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指明了道路。
由大变强要注重实体经济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国更加强调要坚持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全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苗圩指出,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加快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技术、人才投向实体经济。
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总结出的深刻启示。现在,社会各界对实体经济到底包括哪些领域的划分还不尽相同,但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大家达成共识的。为此,现阶段发展实体经济,就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高起点加快工业化进程。放眼世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发展到今天,中国已不能简单地重复历史,一定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三,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加快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要避免一些思想中的理想主义成分。当前,有种观点认为,“在传统工业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们始终在追赶,但最终仍不能追上甚至超过他们。所以,可以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发展机遇,摆脱传统产业落后的局面。”这种想法固然很好,但我国不能放弃对传统产业的重视。发展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也是利用传统产业形成的基础,离不开传统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创新能力建设,为工业由大变强提供有力支撑。要高度重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上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尽管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阐述尚未统一,有的说是“网络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结合,也有的说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先进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如3D打印,这种新的生产加工模式”。但不管怎样,网络信息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进步的标志,这是上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仍未走到尽头,它还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高度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我国要深化改革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解放新的生产力,焕发新的活力。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不能动摇,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坚持引进来的同时,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实现双向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六个着力为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苗圩指出,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一个重要的讲话,提出在下一步工业调整加快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六个着力。这为下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和通信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是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切实解决事关工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一个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营造一个各方面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此,我们要按照工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整个产业体系建设。要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不管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好,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核心是要解决技术自主创新的问题,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既能提升传统产业,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是着力推进融合发展。下一步要积极研究和落实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如何用工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包括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要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
五是着力推进协调发展。其中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引导地区间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要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工业和通信业要把协调发展作为追求的一个方向。
六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支持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良性互动。用这些措施,来促进工业通信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关系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工业经济增长呈现出逐月下降的趋势,到目前为止,这种下降趋势还在继续,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
对此,苗圩指出,当前工业和通信业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好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外需的减少,特别是欧盟国家,深深陷入主权债务的危机当中,解决方案是用紧缩性政策还是扩张性政策,还未达成一致,这些不确定因素给我国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消费缺乏热点,传统的消费热点逐渐减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仅仅依靠投资这一驾马车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有待加强。
结合工业自身情况来看,除外需因素外,工业增速的下降,还有一个成本上升的原因,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甚至包括融资的成本都在上升。对此,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启动一些工业产品消费刺激政策。不久前,相关部门推出了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最近又扩大到家用台式计算机和一些高耗能的工业类的产品,如电动机、风机、水泵等,通过这些来刺激消费。
针对工业发展中的消费需求不足,苗圩特别强调指出,电子信息类产品消费中的一些新特点需要重视。近年来在很多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状况下,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却吸引了世界各国无数消费者的青睐。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产品的核心设计和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据估算,电子信息类的消费,一年可以带动的投资规模达到数千亿元,大概相当于过去一年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投资,而且这数千亿元的投资绝大多数主要依靠的是企业投资。投资带动电子信息类的产品消费,一年可以达到几万亿元,而带动的应用类的消费,大概达到十几万亿元。为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产业发展。
(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