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一度是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受益于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速和地产繁荣,这个行业也曾制造中国首富。
2012年三季报显示,工程机械行业正集体“开倒车”。数据显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徐工机械、山推股份、厦工等6家主要公司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速平均下降了4.9%,利润增速下降更快。第三季度,全行业只有2家公司实现了营收增长。前三季度,全行业只有1家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同时存货绝对值、应收账款大幅上升,现金流紧张等情况相继出现。
6家公司应收款增54%
申银万国在对工程机械6家代表性公司分析时发现,盈利能力下降、费用上升、应收款上升是共同特点。
济南人于小强(化名)本月正寻求出租他的两台46米三一重工产泵车。他说,现在的行情仍能维持运转,但明年情况好转,他将扩充他的泵车队伍。
虽然当前经济不景气,但在工程机械这一与经济景气度紧密相关的行业中,有不少人的看法与于小强类似。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预计到明年三季度,中国的建筑设备行业将在“黄金时代”中全面复苏。他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机场和污水处理系统都急需改善,在未来20年到30年间,更多投资是定局。
2012年三季报揭示了这个行业当下的难题。三一重工的三季报显示,这家行业龙头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收入407亿元,下降了1.5%,净利润58.74亿元,下降了23.4%。与此同时,这家公司三季度末的应收账款增长了83.11%,达到207亿元,这相当于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7亿元的一半。存货和利息支付也相应增长,其中存货额达到99.3亿元。
整个行业的大致状况类似。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徐工机械、山推股份、厦工等6家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上升,存货绝对量增长1.2%,应收账款增加54%。
小制造商三到五年内或关门
宏观经济的景气度变化,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变化是这一行业景气度衰落的主要原因。
柳工总裁曾光安在10月23日的一次论坛上讲述了挖掘机行业的困局。他表示,企业库存量居高不下,代理商资金回笼困难,生存压力大,产能过剩、行业恶性竞争加剧正制约行业发展。
曾光安说,像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这样的大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可以克服所有问题;但许多小规模的制造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被迫关门。
持续多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降温。在2009年夏天时,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达到33%,而到了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下降到20.5%。
2009年开始的经济刺激计划拉开了工程机械公司飞速发展的序幕。以三一重工为例,这家原本只在股改中显露名声的工程机械公司快速发展。在2007年上一轮经济和房地产繁荣高点时,三一重工的年收入只有91.45亿元,净利润16亿元;2011年,其年收入达到507.7亿元,净利润达到86.49亿元。按年收入增幅看,其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收入增幅分别是20%、106%和49.5%;净利润增幅则为59%、186%和54%。2012年前三季度,收入和盈利的增速都变成了负数。
全行业的情况也大抵相同。在一些指标性的领域,比如挖掘机行业,销量已经连续15个月出现负增长。产能过剩、市场饱和,过度宽松的销售政策所引发的客户信用风险等都相继暴露。
卡特彼勒第三季净利增49%
中国区销售接连下跌;北美市场第三季度销售增长23%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陷入低谷的时候,海外企业的情况要好得多。全球最大的土方机械、矿山机械和建筑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的第三季报显示,其第三季度利润增长了49%,达到17亿美元。
卡特彼勒三季度的收入增长了6%,达到164.5亿美元,这家公司在前两季度也获得增长,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7%,第一季度则上升了29%。
中国的工程机械厂商纷纷在今年第三季度转冷,且全年也不会有较好的表现。中国主要工程机械厂家中,仅有中联重科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了增长,三一、徐工、柳工、山推等利润大幅缩减。
对于卡特彼勒来说,全球是一个对矿山设备、土方设备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中国除外,虽然卡特彼勒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机械巨头之一。
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遇到的困境更甚于本土企业。第一季度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就遭遇销售量下跌,第三季度也出现下跌。在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卡特彼勒的销售仍然实现了增长。此外在北美市场,其第三季度销售强劲增长了23%。卡特彼勒新兴市场战略总监鲁辉在一次论坛上说,卡特彼勒的表现得益于全球网络分散风险。
在工程机械巨头中,因对中国市场依存度的不同,其业绩下降幅度也不同。目前卡特彼勒中国业务占收入的比重仅3%左右。日本小松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重略大于卡特彼勒,约为5%;而日立建机在中国的销售比重则占8%。数据显示,日本小松、日立建机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降幅分别为14%和38%。
此外,与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等企业不同,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并不涉足混凝土机械设备领域,而以土方和矿山设备为主。而在国内市场,混凝土机械正是厂商争夺的利润丰厚领域,受到地产开工等因素的影响也更大。
中联重科全行业唯一“双增长”
前三季收入增长17.77%,净利润增长16.75%
在全行业销售和利润下降的格局下,中联重科成为前三季度唯一一家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公司。数据显示,中联重科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91亿元,增长17.77%,实现净利润69.59亿元,增长16.75%。
从业务结构和毛利率看,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最为接近。其主营业务中,混凝土机械都占了过半的比重。三一重工半年报中的混凝土机械销售占比为54%,中联重科为58%;而在其他业务上,中联重科偏向于起重机,而三一偏向于挖掘机等土方机械。
由于高利润率的混凝土机械占比较大,这使得两家公司的毛利率也远高于其他工程机械公司。
中联重科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4%,三一重工为33%,而以起重机械为主,混凝土机械占比只有12.6%的徐工机械,前三季度毛利率只有20.6%;以土方机械为主的柳工更低至16.1%。这也显示出各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程度的差异。土方机械竞争者众多,混凝土机械的参与者略少。
在混凝土泵车方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竞争激烈,双方争相提高泵车的扬程,2011年双方相继推出了超过80米臂架长度的泵车,今年中联重科则推出了101米的泵车。
海通证券则认为,中联重科规模和盈利均增长,且三季度毛利率上升,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设备占比上升,钢材价格下行,以及固定成本占比下降等。海通证券预计第四季度其混凝土设备和毛利率仍有可能继续增长。
“挖掘机”预知经济冷热
一台挖掘机一天运行多少个小时只涉及维修保养,但一群挖掘机运行多少个小时则揭示出更多的意义。现在,研究员们越来越爱使用一组来自工程机械上的数据,来预知行业效率以及经济冷热。日本股票投资经理认为,小松利用小时数可以作为股票投资的参考。
小松公司2004年开始采集这些数据,现在国内的研究员们也开始采用这些数据。小松公司尚未公开发布这些数据。一些采用这一数据的研究员说,他们只能从日本研究员手中获得这些数据。早期这些数据只有涨跌幅,近期小松公司开始给研究员们绝对值。
比如在中国区域,最近研究员们获得的小松挖掘机每月利用小时数是155小时;但在中国工地最火热的阶段,一台挖掘机年工作时间可以达到3000小时,每月几乎比目前高出了100小时。国内的研究员们用这一数据描述工程机械的使用率,如果使用率偏低,意味着已经投入市场中的设备闲置,未来的需求不会旺盛,景气度仍然偏低。
一些研究者说,小松利用小时数与股市的表现也有关联性。2011年12月的小松利用小时数显示德国和法国的运行时间延长,随后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的股市中,德国和法国股市双双上扬超过5%。
在中国区域,这一数据第一季度从低点上扬,四五月份达到高点,随后持续低迷,同样与股市趋势有一定程度的吻合。一些日本股票投资经理认为,如果小松定期公布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成为股票投资的参考。
国内一些研究员说,这些数据只能反映经济的一个侧面,不能反映经济的全貌。这样的数据不像发电量那样具有全局性,但对行业景气度的描述更为准确。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