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市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启动当日,晋城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他们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金种子。他们诞生于去年12月,在全国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他们来得及时,来得令人惊喜。他们从中关村的两万家企业中精挑细选,他们定位于高科技,他们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为了金种子,中关村制定了相关政策,确定了扶持流程;为了金种子,中关村认定了一批创业导师,给予创业辅导与培训、空间拓展与选址、项目推介与融资等专业化服务。中关村要给予金种子最大的帮助。不但有沃土,还将有持续的阳光、水分与营养。
他们的到来也恰逢其时,在金种子之前,中关村已有两个工程——“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分别着眼于大企业和中型企业,助力他们做强做大和高成长。如今,中关村铺垫了一条初创企业由小变大的发展快车道。
中关村如此不遗余力地聚焦金种子企业,不仅仅因为这是中关村的责任,也不仅仅因为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高、商业模式新、持续创新能力强、创业团队和治理结构完善。
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是中关村的未来与明天。
2002年,一帮怀着报国心的年轻人回国创业。短短的两年,他们赚取了生命中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是他们的追求。怀着遗憾,他们各自上路。经历了几年的漂泊和沉浮,他们在中关村再次聚首,成立了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医信”)。他们为了自己最初的心愿——“打造一个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品牌,打破欧美企业在高端医学影像系统的垄断地位”而再次起航。现在他们将目光瞄向了远程医疗这片商业蓝海。
发现商业蓝海
海纳医信在日前刚刚发布了完全自主研发及具有知识产权的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基于HTML5标准的移动医疗影像信息管理系统(HINAMobileImageViewer)。该系统是国内首个突破了系统平台限制,可以在任意移动终端的HTML5浏览器上调阅原始海量医学影像数据的软件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它的推出使调阅原始影像数据突破了硬件设备和地点限制,让医务人员可以在任何范围内(尤其是在查房和手术过程中)随时随地调阅医疗影像。而在不久的将来,居民看病将不用携带病历、CT等诸多资料,看病就医难等问题也将得到逐步缓解,而这一切都是远程医疗所带来的便利。
海纳医信创始人、CEO崔彤哲认为,远程医疗是一片新的商业蓝海。“未来的中国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影像诊断服务将由县级医院提供。也就是说,乡镇卫生院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逐步完善了医院硬件建设,但是在面临医疗服务人员匮乏的问题上又没有快速解决的良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远程诊断的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他告诉记者,“这个机遇的发现,是源于微软和卫生部合作的一个关于农村医疗信息化合作备忘录的国家级试点项目。该项目是市县乡村信息化及远程诊断会诊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我有幸作为信息化专家顾问的身份受邀参与该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发现,远程诊断及会诊将成为今后我国区域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海纳医信成立初始,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了远程诊断会诊平台相关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产品推出后,获得微软试点项目组技术专家的一致认可,顺利承担了这个国家级试点项目中组建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平台部分的技术支撑工作”。
第一桶金留下了遗憾
2002年,崔彤哲、孙毅、胡晖毅然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选择回国创业。海纳维盛公司承载着他们的梦想,缓缓起航。他们研发了当时国际领先的网络化三维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产品于2003年6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成功上线运行,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包括GE、西门子等国际大企业都评估过海纳维盛的产品,并作为并购的对象。海纳维盛最终于2004年2月被一家专业做三维影像工作站系统的美国上市企业VitalImages以1800万美元并购。
这次并购帮助几名创业者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也有些许的遗憾。“我们遗憾没能把海纳维盛做成一个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品牌,打破欧美企业在高端医学影像系统的垄断地位。当时受制于美国经济的影响,'9.11’后美国的融资环境急剧恶化,实在是融不到钱,无力进行在美国的市场推广工作了。卖掉海纳维盛也许是我们当时最好的选择……”崔彤哲怅惋地谈道。
而对于VitalImages来讲,并购海纳维盛后,产品线得到极大的增强,销售业绩经历了连续12个季度的高增长,市值也从1.8亿美元上升到5.8亿美元,创造了自身发展的一个高潮。
到中关村第二次创业
基于多年国际化的技术开发和实践,崔彤哲对全球的PACS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面对当今中国PACS市场的现状,他同样有着自己的看法:“目前,PACS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市场表现,在美国也曾经历过。现在的市场很'热’,但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杂乱无序的状况。在医改的大潮下,各省市、地区,以及医疗机构都在纷纷上马大小不一的PACS项目,价格也从几万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不等。用户应用这些软件后,感受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第二次选择。这就是一个行业的洗牌过程,技术领先的企业会在大浪淘沙中走到最后。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在技术上保持领先者的水平,在行业的整合、洗牌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也就是在这种市场现状下,崔彤哲看到了公司优势与行业发展趋势的融合点,并将此作为重要的市场机遇。2008年海纳医信在中关村成立,他们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崔彤哲说:“机遇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在看准这样一个市场机遇后,我们就开始了PACS系统的研发。”
崔彤哲认为,他们的成功来源于扎实的技术、先进的理念,以及对医疗影像行业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他告诉记者,“海纳医信拥有专业的精英团队,既有海外归国的专家级、科学家级人才,也有在国内多年培养积累起来的国际级研发团队。我们在深入调研中国医疗信息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研发了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医疗影像信息平台HINAMIIS”。
在家门口实现远程医疗
2009年底,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影像远程服务网正式上线。该服务网定位于整合全军专家资源,支援千家县级医院,为基层医院的疑难病症提供远程诊断和会诊服务。崔彤哲回忆道:“当时他们主动打电话说要来我们公司看看产品,结果当天看完后,第二天又带来几个专家,又对系统进行了观摩,而且当场就决定选用我们的系统,让我们觉到很意外。”该远程服务网自2009年底上线至今,已成功连接120家下游市县级医院,为众多的基层患者进行远程诊断会诊服务,并提供相关治疗方案。切实地缓解了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得全军的专家资源有效服务于地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4月17日,中心的专家利用3G网络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远程医疗支援,服务启动当晚就为灾区的50多名伤员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服务,获得了军委和国家的表彰。
就在上个月,海纳医信公司与山西省晋城市卫生局共同搭建的“晋城市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正式启用。晋城市卫生局局长樊烨表示,“远程系统建立起来以后,老百姓就不用再手提片子,一家人到北京挂号、请专家、看病,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把片子传到北京、传到一线医院,传到我们最著名的专家手里面,专家可以给我们一个科学、明确、权威的诊断,这对我们晋城老百姓是一个最大的福音”。
崔彤哲认为,“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有责任为中国的医改做更多的事情。技术优势是我们在发展中一直引以为豪的,如何更好地将我们几个核心创始人多年来在国外积累的先进经验、掌握的技术运用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当中去,为更多的中国老百姓服务,是公司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商报记者韩琮林
“金种子工程”动态
“金种子工程”推出导师深度创业课程
“创业的惟一理由——给自己的梦想一次实现的机会!”金种子工程创业导师、华山资本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陈大同为金种子工程企业的创业者们讲述着自己的创业经历。这一幕出现在日前刚刚举办的第一期“中关村金种子工程.导师深度创业课程”上。
中关村创业服务处处长杨彦茹表示,这是金种子工程在企业互助会、创业导师一对一、创业讲坛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上推出的又一项新的服务措施。创业者可以通过学习导师深度创业课程,深刻感悟成功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帮助金种子企业可以更快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陈大同老师的课程共分为10讲,将系统全面地展示创业过程中积累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纷繁复杂的创业活动进行非理论规范。他是一位有过实战经验的连环创业者,所创办的公司两次上市纳斯达克,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他也是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创业者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企业家,知道创业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陈大同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创业者,帮助他们走向成功,而这些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来的创业者。创业智慧不断传递,企业家精神也一代代继承,从而辐射更多的创业者,形成宽厚博大的创业氛围。
近50家金种子企业代表、十几家创业园参加了此次活动。博看文思教育集团的CEO靳博表示,“这次课程对我非常有启发,非常期待下面几次的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