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i:焦化企业参股海内外煤矿势在必行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7-29 14:44:08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张 琳
    7月17日,麦格理评论—中国需求增长令世界吃惊。中国的贸易商疯狂买进炼焦煤,这使得印度和欧洲的焦煤进口商非常恐慌。

    6月份,河北省煤的进口量创下历史记录,比去年同期增长495倍。山东、江苏等地的港口煤炭进口量也比往年翻番。

    山东55家焦化企业采购会,吸引了来自澳洲、欧洲等海外12家煤炭供应商和14家国内煤炭企业。以全省为单位统一组织采购炼焦煤,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国内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山西也开始大规模进口焦煤,因为本地的主焦煤资源被国有大企业焦化厂集中占有,而独立焦化厂“无粮入口”。

    很多国内焦化企业已“无粮入口”。从总体上看,国家对煤矿的整顿和国内钢市的复苏,使炼焦煤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贸易进口量加大,需要我们汲取铁矿石进口的经验,注意对外依赖程度变化带来的贸易安全问题。

    1、我国炼焦煤的供需矛盾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仍相对稀缺,因为炼焦煤分布不均衡、煤种比例与需求不协调,优质品种少。

    不同煤种性能大不一样,其中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可配比炼焦,称为四大炼焦煤。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其中经济可采储量661亿吨,优质炼焦煤更是少之又少。中国炼焦煤资源的60%以上分布在北方的“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

    近年来国内炼焦煤消费呈增长态势,年均增幅超过10%。炼焦煤消费以国内为主,占95%以上,消费主要来自钢铁行业与焦化行业。中国的炼焦煤除了一小部分由于运输瓶颈,而被主产地用作动力煤使用以外,绝大部分用于炼制焦炭,然而,国内炼焦煤产量增速仍小于国内原煤产量和粗钢产量的增速。国内钢铁市场的复苏和国外钢铁价格的好转,特别是近来,国际板卷价格首次上涨,表明钢铁去库存化已经完结。接下来,欧洲、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钢铁厂商产能的预期恢复,炼焦煤资源将更加趋紧。

    2、我国炼焦煤的海运贸易

    世界炼焦煤资源中,约有1/2分布在亚洲地区,1/4分布在北美洲地区,其余1/4则分散在世界其他地区。澳大利亚和蒙古是我国最主要的炼焦煤进口国。除蒙古、澳大利亚外,我国炼焦煤进口主要来自印尼、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有比较丰富的焦煤资源,且都在亚太地区,故成为我国焦煤的主要进口国。

    许多小型煤矿关闭,导致国内炼焦煤供应紧缺,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由此刺激了进口,中国粗钢产量不减反增的场面亦支撑炼焦煤的需求。我国1-5月进口炼焦煤825万吨,同比增长250%。预计澳洲对中国的炼焦煤出口将激增,并取代蒙古成为中国进口焦煤的最大供应国。澳大利亚拥有炼焦煤海运市场2/3的份额,其中,世界最大的焦煤生产企业——必和必拓-三菱联盟年产炼焦煤6000万吨,约占全球海运市场供应量的33%;力拓炼焦煤占全球海运市场供应量的6%;澳大利亚其它公司占7%。

    3、积极推进我国钢铁、煤炭巨头进军海外,不要等到焦煤资源枯竭临渴掘井

    实施炼焦煤来源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炼焦煤资源来确保长期供给。积极推进我国钢铁、煤炭巨头进军海外,到炼焦煤出口国建立生产基地或合作参与炼焦煤矿开采,参股、控股海外高品位的矿山,已成为我国焦化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以参股开采蒙古煤矿为最佳选择,因为蒙古与我国北部毗邻,运价和相关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其国内煤矿开采成本也较低。从煤炭进口单价上看,蒙古煤比澳洲煤要便宜很多。

    4、中小型焦化厂仍在耗费着超常数量的强粘结煤

    我国的焦炭行业中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有不少大型焦化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众多的中小型焦化厂仍在耗费着超常数量的强粘结煤,从而使我国制造焦炭平均强粘结煤的消费达到61%的高水平,这些必然造成焦、肥煤资源的持续偏紧。

    5、独立焦化企业急需参股煤矿,加强上游垂直整合

    我国焦炭产能中70%为独立焦化企业,30%为联合钢铁企业附属的焦化厂。

    对于联合钢铁企业来说,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能够相对容易的拿到大型煤矿集团的主焦煤资源,况且焦炭仅占生铁生产成本的28%、钢材生产成本的20%。而对于独立焦化企业来说,焦化企业成本中95%来自炼焦煤,销售收入和利润中95%来自焦炭,其余5%来自煤焦油、粗苯、硫胺等焦化副产品。

    对于独立焦化企业来说,为了生存,试图通过价格优势的竞争手段获取超额利润是不理智的,这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依赖焦化副产增加收入也不太现实,因为焦油、粗苯加工必须规模化,工艺和技术装备要求复杂,下游行业宽泛,焦化企业难以短期内在焦化副产加工行业上获得不菲的利润。

    焦煤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焦煤公司谈判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动摇。为此,焦化企业寻找焦煤资源、采取控股或参股的模式进入煤矿企业,成为必然的趋势。

    总之,炼焦行业本身产能过大、落后能力过多,企业过散,抗风险能力差。只有通过自我发展和兼并重组形成大型商品焦炭生产基地,并逐步向煤-焦-化工深加工方向拓展,才能大幅提升其竞争力和把握市场主动权。其次,通过增量进口优质炼焦煤与国内焦煤混配增产焦炭也是一条暂时补“缺”之路。最后,钢铁企业优化炼铁系统用能结构,努力提高喷煤比是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炼焦煤的依赖的最佳途径。

    (兰格信息研究中心张琳63951969)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Lgmi:一周钢铁行业概览(10.5-10.9)
  • Lgmi:一周钢铁行业概览(10.5-10.9)
  • Lgmi:一周钢厂调价汇总
  • Lgmi:10月9日国内钢材市场简评
  • 兰格钢铁指数(LGMI) 41周(09.10.5-10.9)
  • Lgmi:10月8日国内钢材市场简评
  • Lgmi:10月8日钢铁行业概览
  • lgmi:大部分钢贸商还在休假中
  • lgmi:国务院强调抑制钢铁产能过剩
  • lgmi:过量库存“抡起指挥棒”

  •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