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报道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正在加速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水、电、油三大资源价格改革进展说明。文中表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中国早已明确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并制定了成品油价格、电价等改革方案,但定价机制市场化的道路仍然漫长。
在这些基础资源价格改革背后,所涉及的社会稳定、利益分配、资源配置效率等多重问题矛盾重重,必然存在太大的阻力,也不可能让各方面都满意。此次国家发改委主动介绍进度情况,也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和认可。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早报记者表示,资源税改革,尤其是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水、电、油领域,实际上改革需要让大众更充分地了解,这样能够最低成本减小改革阻力。
城市水价仍然偏低、征收范围偏窄
文中显示,今年以来,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和银川等城市相继调整了水价,沈阳、西宁等城市已召开听证会,准备调整水价。截至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终端平均水价(包含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等)分别为每吨2.35元和3.19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2.4%和17.2%。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费实际收取标准分别为每吨0.70元和1.0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29.6%和38.9%,污水处理费标准的调整幅度明显超过终端水价调整幅度。
发改委表示,各地调价原因不同:有的是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有的是为了缓解供水企业生产经营亏损,有的则是为筹集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建设资金。
自今年6月20日起,上海市每立方米综合水价从1.84元调整为2.3元;2010年11月20日起,将再调整为2.8元。其中,上海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1.03元/立方米,排水价为0.90元/立方米,排水收费按用水量的90%收费,为0.81元/立方米。即居民每用一吨水,实际需支付1.84元。上海市发改委在6月18日对外表示增收主要用途是供排水新增设施投入带来的新增运营成本。
发改委表示,“这些措施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并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等仍然存在征收标准偏低、征收范围偏窄等问题,不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
但有媒体指出,近年来苏伊士、威立雅等外资水务公司在全国各地的收购对水价上涨有重要推动作用。威立雅2005年入股昆明自来水公司,昆明水价从2006年开始起频繁上调,之后的4年间,累计涨幅高达90%。
发改委要求,各地在调整水价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水价矛盾积累较大的地区,要统筹安排,分步到位。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和听证程序,切实加强对供水定价成本的审核,促使供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强化自我约束,抑制不合理的成本支出,提高水价决策的透明度。同时,进一步简化水价分类,实现工商业用水同价;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国情论:中国不能像美国那样实行低价政策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近年来第二次调低了成品油价格。
但8月2日有媒体称,此次调价一个星期前,两大集团与发改委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当前的定价机制。认为当前的定价机制使得成品油调价机制仍过于简单、透明,导致投机、囤积等现象在各地频频发生,不利于整个油品市场秩序的稳定。
两大集团建议,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模糊化处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包括国际成品油价格计算方法、启动调价的涨跌幅度等都需要调整。
对此,发改委昨日在文中对“成品油定价机制”做出了积极评价,并要求“认真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
发改委认为,今年以来,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有升有降地调整了成品油价格,其中3次有控制地提高了成品油价格,2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对调动炼油企业积极性,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两大石油公司控制了几乎八成以上的批发市场、七成的成品油销售市场,就这样的情况下也还说自己利益受损。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两大石油公司这种想法不想改也得改。
发改委再次强调,“我们将继续坚决执行经国务院批准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并适度控制成品油价格。”
对于外界质疑中国和美国成品油价格相比仍然显高的说法,发改委表示,“我国国情客观上要求成品油不能像美国一样实行低税负和低价格的政策,如果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难以满足我国石油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尽早引导石油合理消费,通过适当合理的价格,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发改委的这种说法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其实大多数人也能够理解。但问题在于,目前的油价中哪些是国家税收、两大石油公司的利润有多少,这才是公众争议最多的问题。
输配电政府定价,发售电市场竞争
年初炒得沸沸扬扬的输配电价格改革一直在进行中。昨日发改委在“继续深化电价改革”中明确表示,电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
此前中电联一位专家曾表示,输配电方面由于只有相对应的一个大电网,那么输配电改革的重点,是核清输电、配电环节的利润,然后由政府按阶确定价格,并不是说所有环节都要由市场竞争产生。
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规模庞大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规划,而新能源的上网电价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当其冲难题。
发改委明确提出,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同时研究制定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完善生物质发电价格机制。
近期发改委已经制定出了风电价格管理政策,下发《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按照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资源区,并相应制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
一方面,通过事先公布标杆电价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投资预期,鼓励开发优质资源,限制开发劣质资源,有利于促进风电开发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风电企业不断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这已经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认为确实是行业现实的水平基础上设定,能够保障企业的一定合理利润水平。
另外此次发改委明确提到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今年3月份,发展改革委明确放开20%的售电市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以上的大型工业用户,允许其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电价改革,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电力用户选择权,促进合理的电价机制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