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大潮将起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9-9 10:21:38  兰格钢铁
    钢铁行业历来被山西省视作本省的支柱产业。随着7、8月份钢铁行情走好和产品盈利空间扩大,截至9月1日,之前限产、停产的企业得以全面恢复,且产能释放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中央对于“控制产能过剩”的三令五申,也将成为山西省推进本省钢企兼并重组的重要推手。

    尚存盈利空间

    即便目前钢价持续下跌,但似乎并未能给钢铁生产企业生产带来任何影响。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介绍说,山西的钢材企业仍然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另据山西钢企行业人士透露,“钢价虽跌,但是生产企业仍然具有300至400元/吨的盈利空间。”对此,该人士直白地说,“只要价格低就会有人要,在低价和赶工期的双重刺激下,工程需求仍在。”就山西来说,目前钢铁生产企业无论大小都在加紧生产。上述人士表示,依其了解,目前山西产能释放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以海鑫钢铁为例,据记者了解,目前海鑫钢铁的产能恢复了约80%以上,日产能在1万吨左右。而长钢集团的日产量也在5000吨至6000吨左右。

    长钢集团销售公司副经理、高级工程师徐兵伟表示,“由于7、8月份钢铁行情好转,下游需求旺盛,因而引发了钢铁企业拼命生产的盛况。”但同时,徐兵伟并不否认,相对于他们的客户来说这样的产量也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但他同时表示,公司会针对市场变化适时进行产能控制。

    产品结构调整之困

    山西作为中国的一个钢铁生产基地,有大约六成的建材钢销售给省外,“河北、陕西等均有山西的钢产品,”山西西南部一家钢企相关人士表示。

    这样的市场格局让山西无法游离于产能过剩之外。和全国的情况类似,山西也同样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山西除太钢之外,大多企业产品都集中在螺线等低端产品之上。

    “由于线材、螺纹等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低,且比较容易盈利,因此不少人都愿意投资在这些低端产品上。”上述人士表示,尽管现在不少钢铁企业也在试图进行结构调整,如长钢集团也上有H型钢项目,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调结构仍然困难很多。

    同时,来自企业的另一份担忧是,与其他成熟企业相比,新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

    然而,这只是限制企业转型的障碍之一,资金仍是困扰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关键因素。据了解,山西中阳钢铁就因上述关键因素限制了自身转型。由于型材、板材等技术难度大、投资大、成本高,使得中阳钢铁去年10月就开始着手进行的热卷项目,直到目前由于资金问题,部分热卷生产设备不能到位。尽管按照规划打算在今年年底投产,但相关人士仍表示这个目标比较难以实现。

    淘汰、兼并是出路

    而且个别企业的产能控制似乎解决不了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

    从现在看来,在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掀起的停产、限产潮不但没有止住,随之而来的4万亿投资,让一些已经凉掉的高炉又重新热了起来,至少从山西来看,在去年年底开始实施限产的主要钢企,产能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据了解,2009年以来,全国新开工的项目出现20%的同比增幅。而更让人担忧的并非这些新增产能―――过去三年政府部门关于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政策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效果,数据显示,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间,粗钢增量分别为6991万吨、7009万吨和7100万吨。

    8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指出,钢铁产能过剩最为明显,能力6.6亿吨,需求仅4.7亿吨,过剩产能将近2亿吨,而且还有5800万吨项目在建。

    而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与中小企业低端产品过多不无关系。由于中小企业灵活性比较强,能够随形势而动,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

    据海鑫钢铁销售处处长张志忠介绍,以山西为例,3000万吨的产能中,“没名字的小企业的产能要占到一少半左右,而当前产能出现的释放情况也主要是这部分企业。”显然,仍然存在的盈利空间,是促使这部分“无名”企业,乃至大中型钢企恢复产能的重要原因。

    “小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产能恢复,而大中型钢企则需要一段时间。”张志忠表示。

    会上,李毅中直言,“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他提出,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呼吁三年之内不要再新建项目。同时,要推进兼并重组。

    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钢铁行业再次被指出产能过剩,以及宝钢和首钢的兼并重组已经初见成效,而这些因素也都将助推山西钢铁行业兼并重组。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山西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大潮将起
  • 山西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大潮将起
  • 山西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大潮将起

  •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