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钢铁产能过剩的不利形势,攀长钢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国家实施经济安全计划的机遇,坚持在逆境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发展,按照集聚发展的思路,科学更新配置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过去的攀长钢,四个分厂分别位于四个乡镇,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企业管理困难重重。为此,攀长钢在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对企业重新布局,改过去分散经营为集聚发展,在三合镇新发村、广胜村(宝成复线以东)的江油工业园区规划了3100亩土地,集中建设具备生产新、优、高性能的特殊钢生产基地。为降低征用地成本,公司与江油市政府协商,将原有厂区与新区进行土地置换,由原来的6000余亩置换成3000亩左右。这样既解决了集聚发展的用地问题,又新增耕地3000亩,达到了节约土地的目的,做到了企业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攀长钢清醒地认识到,灾后重建不是盲目的扩张,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跳,抢夺发展制高点。因此,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特殊钢需求为前提,不断优化和调整灾后重建项目,确定了棒线材连轧、钛材、炼钢连铸、锻材、初轧、扁钢、钢管、计量检测、机械修理、动力、精整热处理11条生产线建设项目。为有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公司将从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并对调控、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使硬件更优、员工技术到位升级;为降低投入成本,公司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更新、改造和利用一批原厂区符合生产要求的设施设备。
“我们将瞄准国际目标,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攀长钢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配套企业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攀长钢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据了解,目前国际紧缺产品有高温合金、钛材、不锈钢、核电管、石油管等。攀长钢集聚发展完成后,企业结构得到优化、产品档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增强,他们将瞄准这些国际紧缺产品,加大生产力度,奋力搏击国际市场。今年7月底以来,国家环保部专家组对攀长钢灾后重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进行了评审并初步通过;国家计划注入攀长钢灾后重建的6亿元资本金已获批准;攀长钢与电渣项目、锻造项目所涉及的11家集体企业就搬迁方案主要条款达成初步协议;攀长钢医院、技校、地震监测站等社会职能剥离正式进入移交阶段;1万吨钛材生产线一期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设备正陆续进场或已进入紧张调试阶段,二期工程厂房即将开工建设……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展示了攀长钢灾后重建、集聚发展以来出现的新现象。
目前,投资6.5亿元的棒材连轧生产线与投资4.3亿元的钛材生产线一期工程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另外9个项目正在进行土地预审、节能评估和环评等工作。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6.8亿元,所有项目将在2011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来源:绵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