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和电力设备是中国近几年进入印度市场发展最快的行业,已成为印度安全机构和商业游说集团的重点关注对象。印度媒体不断出现“中国设备威胁论”,无疑增添了中国设备生产商的风险。
然而,限制中国设备真的有利于印度的安全、商业和经济发展吗?
“威胁论”正在升级
8月28日,印度通讯部召集所有印度电信运营商开会,提出禁止印度国有和私人电信运营商在敏感的边界地区使用中国的电信设备,因为印度内政部和情报部门担心中国制造的通讯网络设备可能含有间谍或恶意软件,可能被用于境外监听和数据收集。
就在此前一个月,印度第三大商会印度工商协会(Assocham)向印财政部提交的一份报告称,由于中国电厂设备出口享有政府提供的免税奖励措施,可以获得高达14%的退税优惠待遇,因此进口价格低廉,严重打击印度本土相关产业,要求限制中国电厂设备的进口。报告说,2008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相关电子机械设备总值达83亿美元。
据记者从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印度分部了解的情况,与以前相比,这次的“安全威胁”有“升级”的趋势。
一方面印度政府将规范对象从印度的国营电信运营商BSNL扩展到私人电信运营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正式出面召开运营商大会将这个问题公开化。各方面的消息显示,印度安全和情报机构确实在开会研究中国通讯设备的安全威胁问题。
“威胁论”背后的市场竞争
所谓的安全问题,记者从中资通讯公司了解到,从技术角度讲与通讯设备生产厂商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设备生产都需要通过国际和国家标准,卖出后就由电信运营商进行监管,是否有安全隐患,责任在当地运营商。“媒体大部分不了解具体的技术问题,才帮助演绎了'间谍故事’。”
记者在与印度最大的商会之一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讨论印度对华贸易保护问题时,曾被反问“你知道华为在印度的增长速度是多少吗?”
华为驻印度公司告诉记者,印度已是华为第一大海外市场,过去三年华为在印度市场每年增长翻番。但由于印度政府方面持续升级的安全担忧,给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中国电力设备也有着类似的高速增长故事,并且更为直接地面对印度本土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印度国有电力设备生产商印度重工(BHEL)。虽然此前印度政府给予其政策优惠和垄断地位,但也正是缺乏竞争的环境使得这家国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不具备价格优势。印度有评论认为,正是印度自身政策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使得上一个五年计划预计新增电力的一半都没有完成。
限制对印度有利吗
据当地媒体报道,对于政府拟议中的购买禁令,印度私人电信运营商并不买账,纷纷反对。日前印度电信部召开的运营商会议上,印度私人运营商告诉政府,禁止中国电信设备将对他们的业务造成严重影响,因为他们几乎都与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公司签订了购买合同。
他们表示,中国通讯设备的价格与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等欧洲公司的产品相比更为便宜。多数新运营商都因中国设备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与中国签订了购买合同。即便是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运营商,也将中国设备的低价作为与欧洲公司谈判的筹码。
据报道,印度电信部高官也已表示,可能将拟议中的强制性措施改为安全指导,也可能缩小边界地区范围,并将与印度内政部商讨下一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