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档案:钢结构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馆,现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件),仅次于钢结构的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
“如果说苏州工业园等新型城区的崛起,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的名片之一的话;那么,南京图书馆(新馆)的建成,也恰当地成为江苏作为一个‘文化大省’的标识之一。”在给本报的“新中国江苏地标”的推荐信中,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陈女士如此写道。连日来,多位读者均提及,如果要挑选江苏60年来排名前10的地标建筑,满馆书香、极富底蕴的南京图书馆应该位列其中。
新馆造型让人“智慧洞开”
南图新馆位于南京城中大行宫东北侧,南临中山东路城市景观主干道,北接长江路文化一条街,西傍太平北路,东邻大行宫市民广场。和著名的总统府隔街相望。图书馆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正在建设中的地铁2号线大行宫站几乎就在门口,因此交通特别方便。新馆占地25200平方米,分为地下2层和地上9层,设计总高度41.1米,总建筑面积77860平方米。它将原来分别位于成贤街、清凉山、龙蟠里的南图旧馆、古籍博物馆和特藏馆合并一处,设计藏书量1200万册,位列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之后,是亚洲第四、我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
从空中俯瞰,南图新馆呈“凹”形,它体现了南京古城的新时代气息。这个极具前瞻性的设计方案源自“中空弧形”模块设计,中空部分5层是整个图书馆的大厅,从外观上看,新馆“凹”形造型给人一种“智慧洞开”之感。据称,当专家们第一次看见设计独特的南京图书馆后,纷纷表示,它充分体现了科学先进性、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专业性和文化艺术性,整体造型简洁、流畅,富有个性,勘当南京城的新地标。
一座馆见证百年中国
南京图书馆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件),藏书种类丰富,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善本,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馆方资料显示,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作为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与服务中心和重要枢纽,在服务经济建设、普及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等方面,其职能和作用日益突出。提及新馆的建造历程,相关人员介绍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因老馆馆舍分散、设施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江苏省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相适应,因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1998年决定兴建南图新馆,当时就被要求“建成江苏省标志性文化建筑”。南图新馆于2002年正式动工,2007年12月8日正式对外全面开放。
在皇宫遗迹上建展厅
据了解,南京图书馆施工期间,在新馆地基下发现了六朝时期梁朝建康城遗迹。新馆以“湮没的皇宫”为主题,将部分遗迹用玻璃地面保护起来,制作成特殊的展示厅,免费向读者开放。透过玻璃地坪,可俯瞰古车道、排水沟、古井等遗迹,充分领略六朝遗迹所展现出的丰厚历史韵味和独特的建筑美丽。
该馆通过“现代钢结构”与“城墙遗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馆在现代、时尚的外形中,展现出南京城一贯的人文气息,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为这座六朝古都更添一份浓郁的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