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产能过剩不是简单的供求失衡问题,更不是市场经济失灵或政府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记者: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有观点认为调结构就必须压缩落后产能。 您认为这个问题应怎么解决?
金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使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其实,不仅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理清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目前我国地区间竞争较激烈,这使地方政府有充足的动力鼓励企业投资。但问题在于,一旦产生了产能过剩并由此造成损失,决策者是否将承担责任?不能说没有,但这种约束并不到位,而这必然导致政府鼓励大干快上。尤其是,投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银行信贷,一旦发生严重过剩,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银行将成为实际的损失承担者。投资决策者可以逃脱投资失败的责任,这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体制机制根源。
其次,现在一些企业上新项目,并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产品,同时也是为了拿到项目用地。这样,工业投资含有强烈的“圈地”动机。土地是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的。批准一个投资项目,实际上可以获得很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往往是以很低的价格获得。这样即使项目运营不好,或者产生了过剩导致亏损,企业依然有土地可以抵押或者通过转让土地,以抵消投资失误的损失。
再者,我国的税收体制鼓励上新项目。比如,按照常理,消费税应该直接向消费者征收,这样更为科学,但目前却体现在生产环节中,由生产企业“代缴”。在税收来源还是以生产企业为主的情况下,这种体制自然会鼓励政府建设更多的新项目。
因此,中国的产能过剩更多的是机制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供求失衡问题,更不是市场经济失灵或是政府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果投资决策的收益和责任不对等,缺乏投资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期望依靠政府的行政性审批来弥补市场不完善,很难达到效果,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产业内升级更重要
我国很多产业需要升级,但升级并不意味着国家不再需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记者:调结构必然涉及产业升级问题。您认为应如何看待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的关系?中国是否存在夕阳产业?
金碚:调结构的重要一环是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产业的长期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但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产业升级的含义。产业升级包括产业间升级,即不同产业的替代过程;也包括产业内升级,即同一产业的进步过程。
实现产业间的升级当然很重要,但我认为,目前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内的升级。比如,相比其他工业行业,纺织业可能属于落后的产业。那么,纺织业还要不要发展呢?当然需要!并不能因为纺织业属于工业化初期的传统产业,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就要让这个行业消失,完全由其他产业来替代。
我国很多产业需要升级,但升级并不意味着国家不再需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一方面,市场需求本来就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有高端需求也有低端需求;再者,中国目前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远远没有完成,所有产业都是需要的。这跟西方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在此意义上说,我国并不存在夕阳产业。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稳定就业是一个重要目标,而这有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0%以上,但依然还有超过半数的农村人口,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产业升级的本质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素质的升级。我国需要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也需要全方位的产业升级,而不能把产业升级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用所谓高端产业替代低端产业。
节能减排要循序渐进
资源和环境问题只能用更好地发展工业的方式来解决,发展更先进、更节约、更清洁的工业。
记者:调结构,也意味着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如何实现这一要求?
金碚: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快速进行过程中。工业化有其客观规律,所谓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要有很大发展,而这又必然表现为开发和利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果技术水平落后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但我们要看到问题的本质。工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品的过程。实际上,正是由于工业化需要开发利用地球物质,这些物质才成为“资源”,而没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物质就叫“废物”或者“荒地”,而当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后,越来越多的“废物”和“荒地”都会变为资源。
我们需要澄清一个事实。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快,所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必然较多。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工业发展就是一个浪费资源和破坏资源的过程。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对更高效率地使用资源,做出了世界性的很大贡献。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对于世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即使仅就能源消耗来说,实际情况也是:中国在大规模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只有科学地认清这两方面事实,才能科学地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
第三,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时期,不能因为发展工业会消耗资源、产生污染,就得出应该停止发展工业的结论。如果我们不发展工业,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例如,如果不发展煤炭、石油、电力等产业,环境是否就会变好呢?一定不会!如果没有这些工业,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依然存在,到时候山上的树木只怕都会被砍光当作薪柴。只有煤炭、石油和电力工业发展了,才可能真正保持青山绿水。因此,资源和环境问题只能用更好地发展工业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必须发展更先进、更节约、更清洁的工业。(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