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作为全球最大的三大矿业巨头,在铁矿石谈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历了一年的谈判过程,谈判双方始终就降幅问题未能达成协议,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为何在谈判中屡屡受挫?而在新一轮的谈判中,我们又该以何种形式去谈?中方能否在此次谈判中抢得话语权呢?
增强谈判议价能力 中钢协力推备案等级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进口市场,在谈判中屡屡受挫,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钢铁企业数量太大,而且良莠不齐。
中方要想在铁矿谈判中占得主动权,首先应该“团结”。针对此,中钢协力推进口铁矿石备案等级制度,以掌握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和流向,并严格执行统一价格和代理制。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加强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增强谈判中的议价能力。
明确谈判目的 中钢协提出铁矿石“中国模式”
作为中方谈判代表,中钢协日前表示,中国必须构建铁矿石进口新模式。
所谓中国模式,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认为有三个原则:首先,长期协议的结算价格应该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从1月1日至12月31日,这样利于钢厂会计核算和避免同一会计年度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过大;其次,坚持长期协议的定价原则,量大价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中国市场只能有一个价格,双方一旦确认这个价格,凡中国企业不论大企业、小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生产企业还是贸易企业都实行这一价格,不能再分长协价、现货价。
他还表示,中国不强调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钢铁企业也要执行中国的价格,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同时中国也不盲目跟进其他地区、国家确定的价格。
分析师认为,此次,中钢协提出的铁矿石“中国模式”,是中国首次提出明晰的谈判模式。这表明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目的更加明确,并且对铁矿石谈判不仅仅只是价格方面的要求。
而就在中方透露要更改2010年铁矿谈判时间的同时,矿业三巨头也向外放出风声,“要涨30%—35%”。因此,笔者认为,今年的铁矿谈判必定又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但是,不管怎样,中方绝不会做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势必会汲取09谈判的教训,在新一轮谈判中夺回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