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牛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严煤国家之前列。中国聚煤期的地质时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生代的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中国含煤地层遍布全国,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区)都有大小小一、经济价值不等的煤田。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在华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石炭二叠纪其次为侏罗纪,第三纪也有煤聚集,震旦—寒武纪石煤也有零星分布。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分布最广,储量最多,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和二叠统的山西组、石盒子组;主要煤田有山西的沁水、霍西、河东、大同、宁武,山东的淄博、肥城、新汶、枣滕、眼、兖州、济宁,陕西的渭北,内蒙古的准格尔,宁夏的贺兰山—桌子山、为、韦州,辽宁的本溪、沈南,吉林的通化,河北的开滦、兴隆、井陉、峰峰、邯郸,北京的京西,河南的鹤壁、焦作、平顶山,江苏的徐洲—贾汪安徽的淮南、淮北等;侏罗纪的含煤地区主要集中在本区的西部和东部,主要有京西门头沟群,山西大同群,内蒙古石拐子群等;主要煤田有京西、大同、宁武、大青山(石拐子)、鄂尔多斯及坊子等;第三纪的含煤地层丰要分布于山东的临朐、昌乐、黄县—带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震旦—寒武纪石煤主要分布在山西五台山,河南内乡、淅川及河北燕辽等地。在华南聚煤区,聚煤期多、时间延续长、分布广泛有震旦纪到早古生代的石煤,晚古生代、中生代与第三纪都有煤的集聚积,另外还有第四纪泥炭沉积;主要聚煤期有早石碳世,早、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株罗世及第三纪,其中以晚二叠世为主;古生代的主要含煤地层为早石炭统大圹阶,广泛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在上、下二叠统含煤;主要煤田主要行宣威、富源、六枝、盘县、水城、南桐、中梁山、天府、合山,扶绥、涟邵、彬耒、兴梅、天湖山、龙永、长广、苏南、皖南、萍乐等;中生代主要含煤地层晚三叠统的安源组及早侏罗统的金鸡组;主要的煤田有一平浪、渡口、西湾、浙西、萍乐、资宣、秭归、荆当等.新生代早第三系含煤地层在南岭以南,滇西也有分布;新第三系含煤地层主要集中于南方,尤其是云南,典型地层是小龙潭组;第三纪的煤田主要有小龙潭、宜良、昭通、百色、长昌、茂名等。在古生代的石煤主要在陕南、鄂西、湘西、浙西、皖南等地。在西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早、中侏罗世,其次为石炭纪,第三纪的褐煤和第四纪的泥煤也有零星分布,在秦岭西段、甘肃武都及四川边境地区还有早古生代石煤沉积:石炭纪含煤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祁连山一带;保罗纪含煤地层遍布全区,主要有内蒙石拐子群,青海小煤沟组,新疆八道湾组等:主要煤田有甘肃的永登、窑街、青诲的大通河、新疆的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库苏于田等。在西南(滇、藏)聚煤区的聚煤期有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晚古牛代的含煤地层主要在昌都地区到青海的乌丽一带;中生代的含煤地层分布广泛,上三叠统冉滇西详云煤系、藏北的土门格拉及巴贡煤系,中下侏罗统分布于藏中拉萨附近,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在西藏地区也有分布,晚白垩统秋乌煤系分布于日喀则地区;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滇西剑川、双河一带和点、滇西南的腾冲、梁河、保山和沧源一带,喜马拉雅山南麓、拉萨附近及藏北湖区仅有零星分布.在东北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侏罗纪(包括早白垩世),其次为第三纪,上述两个时期的含煤地层普遍分布较广.侏罗纪(包括早白垩世)的主要含煤地层有吉林红旗组,黑龙江穆棱组、城子河组等,主要煤田含鸡西、双鸭山、鹤岗、勃利、和龙、延吉、蛟河、扎诺尔、牙克石、白音华、元宝山、北票、阜新、铁法等;新生代早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发育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新第三纪也有零星分布;第三纪的主要煤田有抚顺、沈北、舒兰、珲春等;二叠纪含煤地层在黑龙江北部宝青一带也有分布.在台湾聚煤区的主要聚煤期为新第三纪,主要分布于阿里山边缘凹陷带,尤其是中央山脉以西基隆、台北、新竹、苗栗等地区.中国煤种齐全,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均有。煤质多种多样,分布广泛:在华北聚煤区新生代第三纪煤田均属褐煤,或少许长焰煤;中生代三叠一侏罗纪煤田大多为低变质的长焰煤和气煤,只有宁夏汝箕沟、北京京西、山东坊子属无烟煤;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的煤变质程度较高,大致以中部地区的高变质烟煤与无烟煤带为中心,煤的变质程度向聚煤区的边缘逐渐降低,依次出现中、低变质烟煤等。华南聚煤区新生代第四纪为泥炭,第三纪多为褐煤;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多为高变质烟煤、无烟煤,也有少量中、低变质烟煤,早古生代石煤变质程度为无烟煤.西北聚煤区第四纪为泥炭,第三纪为褐煤,中生代与晚古生代煤的变质程度不一,煤种较多,但以低变质烟煤为主,早古生代石煤变质程度为无烟煤:西南聚煤区(滇、藏)新生代第三纪以褐煤、低变质烟煤为主,也有中变质烟煤;中生代煤多以中至中高变质烟煤为主,也有无烟煤;古生代煤除在个别地区外,一般均为高变质烟煤。东北聚煤区主要是低变质烟煤,其次是褐煤及中、低变质烟煤,而中—高变质的烟煤和无烟煤较少。台湾聚煤区煤种比较单一为低变质褐煤和烟煤.。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可观,为世界所瞩目。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EerdinandFreiherron RichthefEn)从1861—1872年曾七次到中国旅行考察,走遍了粤、湘、鄂、川、陕、晋、甘、豫、苏、浙、院、赣、鲁、冀等14个省,称中国为''世界第一石炭国”。1929年翁文灏、胡博渊宣布中国煤炭储量为265455亿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矿业纪要》一书中统计中国煤炭储量为4500亿吨。中华人民共和因成立后,根据1974一1980年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埋深在2000米以浅的全国煤炭储量为5059219亿吨。其中按含煤地层时代分,第三纪占o72%,晚侏罗世占697%早、中诛罗世占604:%,晚三叠世占064%,至于二叠世(南方)占501%,石炭二叠纪(北方)占2601%,其它占o23%;按埋藏深度区分,1000米以浅占4683%,1000一1500米占2510%,1500一2000米占2807%;按预测可靠等级分可靠的占3145%,可能的4419%,推断的占2436%;按煤种分:褐煤占6.81%,长焰煤占21.59%,不粘结煤占25.53%,粘结煤占2553%,弱粘结煤占297%气煤占976%肥煤占503%,焦煤占294%,瘦煤占270%贫煤占285%无烟煤占792%、末分煤占11.90%,这次预测范围广质量高,为制定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编制煤田地址勘测规划及指明普查找煤方向提供科学根据.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和开采煤炭最早的国家。据考古文物和有关记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和两周的墓葬中,曾先后于辽宁、陕西等地发现用煤精雕刻制成的耳环、发簪、圆环、耳铛等饰物,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先民44仅具有加工煤精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控取煤层浅部露头。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能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