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黄竞仪)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昨日发布最新《中国经济季报》,将对中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测值上调0.4个百分点至8.4%,这也是世行年内第三次调高对中国明年GDP增速的预期。
世行同时提出,产能过剩将消化部分通胀,2009年中国经济“基本上不存在通胀压力”,因此中国现阶段无需“大规模”收紧宏观经济政策。
不过,与世行的“越来越乐观”相比,中国决策层显然已经对“通胀”越来越警惕。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今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工作,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列为今后几个月的宏观调控重点。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称,要达到“管理通胀预期”的效果,央行会倾向于先动用利率工具,预计11月1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上行的可能性较大,而明年上半年还存在一次加息27个基点的可能。
除了可能动用利率工具外,央行对数量型工具的使用也在加码。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央行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净投放态势,单月大举净回笼资金1560亿元,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与此同时,据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央行的信贷窗口指导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夏敏仁指出:“这表明货币政策实质已经在收缩。”
而早在二季度末,央行就已经提出了“通胀预期有所显现”的预警。三个月之后,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强,央行认为“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是当前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防范刺激计划的副作用,世界各国中有部分已率先开始“政策退出”。澳洲央行在本月3日再次加息25个基点至3.5%,并表示将逐步撤出经济刺激措施。不久前挪威央行也上调了基准利率,印度央行则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本周后两天美联储、欧洲和英国央行也将“议息”。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中国学者一直在探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能适时退出。他们多认为,尽管当前还处于产能过剩时期,但由于流动性富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可能出现,因此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指出:“从历史经验看,货币增速和GDP增速之间的差值超过一定程度,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定会在通胀上反映出来。而目前我国的货币投放量(M2)增速高达28%,已超出GDP增速20%左右”。但夏敏仁也表示,“基于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没有完全修复,外生的增长因素也还很脆弱,我国刺激政策收缩的幅度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