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亚:美铝要在中国做强就必须与中铝合作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11-27 13:49:09  兰格钢铁
    据网易财经消息:本期《财经会客厅》邀请到的嘉宾是美国铝业公司亚太区总裁陈锦亚先生。

    美国铝业(以下简称“美铝”)于1993年进入中国,在中国投资了7亿美元左右,参与了中国(铝业)上游、中游、下游的各种投资,参与了最大的单笔氧化铝在中国的出口。目前美铝在中国的员工大约有1500人,拥有14个不同的法律实体。

    谈到中铝和美铝的关系,陈锦亚认为,两家企业合作大于竞争。“今后十年,铝工业的发展机会50%在中国,中国代表了世界上50%以上的发展机会,涉及航空、汽车、大客车、游艇、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国的机会太多,关键是两家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如何紧密合作,做出更多使中国人受益的事情。”

    陈锦亚认为,美铝和中国的关系就像很多跨国公司和中国的关系一样,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中国这个“水”,美铝这个“鱼”就没办法活在中国,但如果中国的“水”里没有美铝这条“鱼”,水也不行,鱼和水互相共存,长久发展。

    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陈锦亚说,“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都会碰到问题?仔细想一想,其实碰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碰到的。几年前中国20公里竞走老被人罚下场,那时很多人有疑问,是不是外国裁判对中国运动员特别歧视?当时我也有这种感觉,随着这样的事情看得越来越多,我就知道了,要适应这个规则、了解这个规则,你必须先了解、先适应,然后再改变它。不要在还没有进去就想改变它的规则,这样肯定会碰壁。”

    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记者的会客厅,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全球最大的铝业公司,美国铝业公司亚太区总裁陈锦亚先生。陈总您好,首先请跟网友打个招呼。

    陈锦亚:你们好,各位朋友好。

    记者:陈总,先请您介绍一下美国铝业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陈锦亚:美国铝业最早进入中国是在1993年,参与了中国的铝工业发展,差不多一直到今天,参与了最大的单笔氧化铝在中国的出口,在中国投资了7亿美元左右,参与了中国(铝业)上游、中游、下游的各种投资。现在我们在中国的员工大约有1500人,14个各个不同的法律实体。

    记者:上个月底我们得知美铝获得了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定单,为中国大飞机提供特制铝材,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单最新的进展情况?

    陈锦亚:好的。首先请允许我祝贺中航有这么大的能力做中国自己的大飞机,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原来做的是小飞机,支线飞机,现在开始做大飞机了。我个人觉得这是中国航空业的成功,美铝作为在世界航空铝冶炼过程中90%以上的专利所有,老大地位是很难被撼动的,而中航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伙伴),强强联合。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国航空业将会为全球航空业发展发挥最大的发动机作用。

    刚才你也提到美铝中的铝合金将用于航天发射器材中去,在这里,我们非常荣幸和中航强强联手,更愿意和中国铝行业其他同行一起往前走。我们估计在将来10年左右,世界上最起码会有2000到20000架飞机需要生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中航能够成为定单中很大的一部分。

    记者:此前有媒体报道你们有意进军中国汽车这个行业,这一消息是否属实?

    陈锦亚:美铝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很早了,两年前我们和宇通进行合作,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车辆的重量。(做出的)车被运到奥运会上使用。而且在汽车方面的合作不只是今天,和比亚迪的合作也很大,常识降低车辆的重量。

    铝这个材质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轻,如果用同样体积的铝代替钢,它可以创造出几个目前社会非常需要的部分:第一,降低燃料使用,大概能降低7%左右;二,它可以减少7%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前几天胡锦涛主席说“可持续平衡发展”,其实可持续平衡发展很大一部分就是保持气侯的发展。

    记者:我们知道您之前在一个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担任中国区总裁,这段经历对您现在展开业务有什么影响吗?

    陈锦亚:这么说吧,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总是会多放在中国一些,原来我是德尔福的亚太区总裁,真正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中国,过去在汽车工业的经验对我没有一点影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做这件事时投入得比较多,我想也是有的。

    记者:能不能说以后会在汽车这块加大投资的力度?

    陈锦亚:不仅是汽车,还有航空、大客车,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于游艇的需求量会非常大。还有就是商用电子,比如你手上用的iPhone,现在中国联通和iPhone合作,用的材质都是铝的。

    记者:我们知道美铝与中国铝业公司一直以来有很多合作项目,特别是在收购力拓这一事件上,美铝与中国铝业也是一种竞争关系,怎样看待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呢?

    陈锦亚:你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说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动机,还有很多人说中国经济还有很多路要走。但很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消耗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铝,比如世界上要用一万吨铝(今年是3000万吨左右,中国用了1300多万吨)。同时,今后十年中铝工业的发展机会50%在中国,从航空、汽车、大客车、游艇、家用电器等各个方面,中国代表了世界上50%以上的发展机会。从这点来说,中国的机会太多太多,关键是两家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如何紧密合作,做出更多使中国人受益的事情。对于中铝和美铝的关系,我个人觉得更多还是互补,在很多时候,竞争都少于合作,我们之间的合作空间更大。比如中铝在初次上市时,为什么美铝要支持中铝上市?其实很简单,美铝要在中国做好、做大、做强,就必须和中铝合作,因为中铝是中国最大的铝工业公司,而中铝对美铝也有追打的期望值,在中铝走出世界时,美铝作为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携手,这比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好。

    你还记不记得,昨天温家宝总理见奥巴马总统时说,“合则两利,斗则俱败”,最后他说“对抗总是没有合作好”,他说的是政治。但我个人认为,经济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美铝和中铝之间的合作机会很多,不仅是中铝,我们同中信等都在搞合作,还有五矿,氧化铝最大的定单就是同美铝签订的。我觉得和中国合作的机会特别多,中国这个国家需要和谐发展,而要和谐发展,携手合作要比互相挖墙脚好得多,这就是美铝为什么在中国做得比较顺利、中国公司和美铝关系好的原因。因为我们觉得,只有你愿意帮助所在国发展,所在国才会和你同心协力地发展。那天我们在会上就这么说,美铝和中国的关系就像很多跨国公司和中国的关系一样,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中国这个“水”,美铝这个“鱼”就没办法活在中国,但如果中国的“水”里没有美铝这条“鱼”,水也不行,鱼和水互相共存,长久发展。

    记者:在下一步合作中,与中铝的合作方向是怎样的?

    陈锦亚: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方法,我们会探索不同的合作方法,到底哪个最好,要以能得到的最好效果来说。我还是喜欢邓小平的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耗子的就是好好猫”。

    记者:会继续走出海外吗?

    陈锦亚:这么说吧,中铝当初走出海外时的成熟度和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已经从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博弈者,从这点来说,我个人觉得,不敢说美铝帮助中铝走出海外,而是携手共同走出海外。

    你知道,中国作为三分之一的铝消费国,二分之一的机会国,其实中国承担了非常重大的国际资源(用有限的资源为全球控制通货膨胀作出贡献,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中国的企业必须要走到国外,我个人觉得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入到所在国去,成为一个遵纪守法,为当地国发展作出贡献的公司。中国很多公司(走出去)都很成功,中信是一个,还有很多,五矿、中铝等也很成功,就是必须要摆正位置,除了共享资源,还要促进当地国家的发展,与中国共同发展。其实这个世界很小,只有共同发展,才能保证这个世界真正地可持续发展。

    记者:您刚才谈到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您认为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还面临着哪些困境?问题?

    陈锦亚: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中国企业走出国外,就像很多国外企业走进中国一样,刚开始有很多不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打篮球一样,原来中国的篮球制度是上下两节,现在是打四节,美国大学生到中国访问的时候,中国就要求美国大学生得按照中国的方法打上下两节。他们特别不适合,所以稀里哗啦地,很快输给了中国。而中国现在在奥运会上打球,也是打四节。

    所以任何游戏都有规则,如何尽快适应规则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曾经想过这件事情,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都会碰到问题?仔细想一想,其实碰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碰到的。你还记不记得几年前中国20公里竞走老被人罚下场,那时很多人有疑问,是不是外国裁判对中国运动员特别歧视?当时我也有这种感觉,随着这样的事情看得越来越多,我就知道了,要适应这个规则、了解这个规则,你必须先了解、先适应,然后再改变它。不要在还没有进去就想改变它的规则,这样肯定会碰壁。

    第二,尽可能把自己变成成熟的规则执行者。第三步就是变成规则的共同修订者。如果走过这几步,原来束缚你的东西就会变成促进你的东西。

    记者:我们知道,铝是一种高耗能的产品,而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美铝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百家企业之一。我们很好奇,作为一个传统企业,美铝是怎样做到节能减排的?

    陈锦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外行人说到铝,第一看到的问题就是高耗能,因为要炼电解铝需要14000度电,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但很少有人看到铝其实是二氧化碳零和金属,为什么这么说?铝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二氧化碳,产生(促进)温室效应的气体。确实是这样。但在这个过程中,铝代替了比它更重的金属,可以减轻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一点很重要,铝可以被重复使用。每一百吨铝在重新冶炼时只会损失5%,同时,在重新冶炼铝的过程中,它只需要原来初始冶炼铝时5%的能量以及空气排放。

    从这点来说,如果正确使用铝,我们注意回收,在铝的生命周期中能产生的副作用和正作用正好抵消了,所以我们称之为“零和”。在这点上,美铝做的比其他公司做的好一点,这也是我们得到认可的原因。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做了这么几步:

    第一,在开采铝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复垦,把铝挖出来以后地表必须要回复到原来开采之前的状况;

    第二,必须要用新技术替代旧技术,现在我们正在试验一个新的技术,把原来排放二氧化碳的炉子变成排放氧气的炉子,现在这个实验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没有进行商务使用,一旦进行商务使用,就等于铝工业有了革命性的发展。

    再往下走,铝代替很多金属,可以减少排放、减少燃料,现在有数据表明,用铝代替钢生产的大巴士,可以在六年之后把排放降低到和减少的排放量中和,相比更重的车,减少的这些排放量足以使铝变成一个相较更环保的产品。

    美铝在所有这些国家都非常下工夫,当然,这个过程会用很多钱,但长远来看,回报都是很明显的,因为每个公司最后都要走这条路,先走的话,等于你为其他人开了一条路,同时也为你自己(开了一条路),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观念,企业最怕的是成功以后停下来,没有创新观念,不懂得下一步怎么做,只要这一步不走好,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这个企业就没有活力。所以我们要从这点上看到另外一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创新。

    记者:您谈的比较多的是节能减排,现在很多专家也在谈发展新能源,请问您怎样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陈锦亚: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是一个分币的两边谁也不能把哪一边抹杀,社会发展肯定是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但新技术的应用、发明过程有很长一段时间,如何把新的技术尽可能快地应用到商务操作上来,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一个难题。

    第二个问题是,企业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位置上,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刚才我们说到,美铝在全球航空冶炼中,有90%的合金技术是美铝的专利。同时还有一点,美铝一年要把16亿美金用于新技术的开发。从这点来说,新技术是美铝一百多年得以存在的基础。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今天的节能减排过程中我们面临一个大的挑战,有很多现存技术我们要懂得用、敢于用,如果这些技术放着不用,老想着今天就不用煤炭,明天完全用风能或太阳能代替,想法虽然好,但毕竟现在全球70%以上的能源还是靠煤制造出来的,如何更好地利用煤,把排放降低、效率提高,如果能做到这点,其实也是一种新技术的使用、是一种节能减排,更是非常实在的、能马上看到(效果的)。

    我特别欣赏胡锦涛主席说的话,他在G20会议上说,“我愿意显著减少排放”,显著减少靠什么?靠两点,一是新技术的开发,但新技术开发还需要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现在技术的基础上把能源消耗做到最低。

    现在很多目标都很具体、现实,日本有很多企业的GDP单位能耗要比我们低很多,美国有不少企业(做了)很多工作,能耗也比我们低。为什么不能把他们的东西变成我们的呢?

    记者:谈得非常好,现在国内很多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您此前也提过铝行业今年会出现600万吨左右的过剩,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陈锦亚:有两个数据,第一,估计今年中国全年铝的生产量是1300万吨到1350万吨左右,而中国全国的铝的设计生产能力大概是1900万左右,这里大概有600万吨左右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代表过剩,而是代表我们的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差距。

    这里有好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它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来替代落后技术、落后设备。为什么这么说?很多时候,在生产氧化铝、电解铝的过程中,设备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旧设备耗能特别大,排污能力很强,所以要用新设备把它替换掉。我个人觉得,这600万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保护层,如果使用适当,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升级换代,帮助中国铝行业在节能减排上走在其他国家前头。这不一定是坏事,倒是如何用好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美铝非常愿意和中国企业一起探讨一条最符合中国铝工业发展的道路。

    要是说铝工业产能过剩,其实还远远不到,美国、日本平均人消耗35公斤/年,中国十年前是2公斤,今年是7公斤,涨得不得了,3.5倍,即使这样,和美国、日本比还差很多。咱们不说中国会搞成美国这样的规模,我个人觉得也没有必要。但想一想,如果现在的7公斤变成14公斤,中国就需要2600万吨,现在的1900万吨(产能)还不够。所以1900万吨给了中国一个好机会,用节能减排的设备替代环境不友好、耗能特别多的设备,同时还可以取得一个经验,下面的几百万(吨产能)怎么增加起来,当然可以考虑进口,也可以考虑和其他国家合作。

    反正我要说,中国绝对不是中国的中国,中国是全球的中国,必须要走全球化的道路,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而在走出去这方面,中国企业才刚刚开始。老百姓应该学会容忍,交了一点学费其实并不是坏事,政府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支持。企业要学会进行总结,事情做了以后,什么地方做好了,什么地方没做好,下一步如何做得更好。

    记者:作为美国最大的铝材生产商,美铝如何看待铝行业明年的生产预期?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陈锦亚: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很难大胆预测将来经济的发展,只能这么说,我个人看到中国铝行业的发展,明年的势头绝对比今年更猛,也就是说,在明年,中国的铝产量还会有很大发展。同时美国铝行业已经见底爬升了,按照我们公司的定单来看。欧洲是最慢的,现在已经见底了,或者处在从底往上爬的过程,总得来说,我对明年的铝工业看好,很多人说“做多”、“做空”,要是我个人的话,肯定是做多,但我们公司不一定允许,总得来说我是看好的。

    记者:此前你在德尔福做中国区总裁,再之前您是一名杰出的律师,从律师转行做管理,可不可以讲讲你的管理哲学?

    陈锦亚:我真的说不上杰出,只是我的机遇比较好。因为一个企业要发展,上靠公司总部决策层,下靠领导人员和员工,我的作用其实就是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把正确的信息让双方都能接受,然后做出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决定)。还是那句话,很多时候事情都有规律可循,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咱们要尽可能靠近“道”,靠近游戏规则,按照游戏规则做事情,同时鼓励员工多发挥主人公态度。我觉得他们比我做得好,上面的比我做的好,下面的比我做的好,所以我在中间比较舒服一些。

    记者:您可以谈一下美铝在人才管理方面有什么策略吗?

    陈锦亚:美铝在人才管理上和很多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必须尊重人,如果你不懂得尊重人,员工也不会满意。其实现在很多时候,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并不特别在乎钱,比如多增加一些工资,50%、100%,我就不跳槽,他们不在乎这点,而在乎你对我有多尊重,第二还要看你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平台。很多高级管理人员更看重平台。第三,作为领导,要敢于为他们承担责任。很多时候员工是好员工,他们做了一些错事,只要不是特别原则性的,(如果领导)帮助他们承担责任,他们就会知道今后怎样做更好。只要不是犯法或是违反道德标准,在这个范围之内帮助他们接受教训、共同承担责任,员工就会非常敬重那些领导人。我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还在探索过程中。

    记者:已经非常不错了。最后想请陈总谈一谈美铝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和下一步的规划重点。

    陈锦亚:现在美铝在中国已经投资了7亿美金,我们在中国主要的投资范围都在中游产品上,我觉得一个成功的铝工业公司从上游到下游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产业链,所以下一步是如何扩展我们的产业链帮助美铝在中国做强,第二步是做大。

    有很多好方法,很多人说美铝可以自己独自做大,但我觉得搞合资恐怕更好,中国也有很多企业愿意用他们的经验、管理人员结合我们的经验、技术、管理人员,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我非常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从合资企业转都独资企业了,觉得非常了解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又很好,赚钱要自己独赚。我觉得,凡是想独赚钱的企业都活不长,你只有和合作伙伴、和所在国共同赚钱,你才可能在这个过程真正开花结果。所以下一步我是想如何同一些成功的中国企业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现在有一些(有合作)意向的单位了吗?

    陈锦亚:这么说吧,我几乎每天都在探索,和不同的公司、省份交流。很多时候你不能强求对方一定按照你的思维方法行事,他们也不能强求我按他们的思维方法行事,而且形势变得很快,要找到最合适的伙伴,结合起来做事情。

    记者:行,谢谢陈总今天精彩的访谈。祝愿美铝在中国的业务蒸蒸日上。

    陈锦亚:衷心祝愿网易变得更强大,能更多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全球,帮助中国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平衡的发展。

    记者:谢谢陈总。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陈锦亚:美铝要在中国做强就必须与中铝合作
  • “鲁能系”整合启幕 金马或成铝业整合平台
  • 日本10月铝制品装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4.3%
  • 全球10月铝库存环比下降0.5%
  • 全球10月未加工铝库存为120.7万吨
  • 26日东京期铝收盘行情
  • 电解铝行业:需求好转 自备电厂更胜一筹
  • 2010年亚洲地区铝需求量或继续提高
  • 11月26日江浙沪废铝报价
  • 11月26日广东清远废铝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