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提出,2009年我国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会议要求,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要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地区结构。要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
一年来,我国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改革措施和规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
抑制产能过剩
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指出,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要把握好调整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机制创新
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公平和规范税负,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燃油税费改革。
制定产业规划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项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将对提升部分行业的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区域协调
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国务院先后批复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试点的开展对实现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务院在2009年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七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部分地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产生深远的意义。(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