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i: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可能货紧价扬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1-4 13:48:18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专家团资深专家 陈克新
     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钢材需求减弱,中国钢材出口数量和价格双双下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1—11月份累计,全国钢材出口量为212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 62.1%;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928美元/吨,下降12.5%。

    展望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形势,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呈现货紧价扬局面。

    一、世界经济复苏,引发国际市场中国钢材需求明显增加

    一般分析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下降1%左右,2010年则转为增长2—3%。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张,尤其是发达国家重建库存与设备投资的恢复,将会引发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加。国际钢协在北京召开的第43届年会上预测,2010年全球钢需求将适度增长,重新恢复到2008年水平,达到12.1亿吨,由2009年的下降7.2%,转为增长8.7%。其中美国钢表观消费将增至7170万吨,增长19%。

    2008-2010年全球粗钢需求量 百万t

2008

2009

2010

中国

447.0

514.1

547.5

其他亚洲国家

297.7

253.1

270.8

欧盟

199.8

149.8

172.3

北美

144.0

100.8

120.9

独联体

67.6

47.4

50.7

中东国家

46.2

49.9

52.9

拉美国家

40.7

39.4

42.6

其他欧洲国家

34.1

30.7

32.2

非洲国家

25.8

25.1

25.6

大洋洲

10.6

8.5

9.0

全球

1313.5

1218.6

1324.4

增长率,%

0.3

-7.2

8.7

    又由于中国钢材价格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以及实际增产能力主要在中国,因此这种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对中国钢材需求。受其影响,2010年中国钢材资源将遭遇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力吸引。初步测算,新一年内中国钢材出口量接近或达到3000万吨。由上年的大幅下降转为15%以上的增长。即使外国政府出台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改变不了这个市场趋势。

    二、国内需求进入了高峰期,缺乏更多资源用于出口

    此次全球经济复苏,具有明显的共振特点,即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一齐进入了经济复苏,而不是以前的轮番发力。因此,在国际市场钢材需求逐步改善的同时,中国国内的钢材需求也进入了阶段性的高峰。

    权威部门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9%,2010年经济增速提高到9%—10%。此轮经济刺激方案中,主要部分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重点工程建设,一般具有3年施工期。第一年“三通一平”,打基础;第二年进入主体施工,才是消耗钢材的高峰期。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2009年全国商品房开工不足,供应紧张。为此有关部门出重拳打击建房土地囤积闲置行为,预计将推动住房开工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新一年内建筑钢材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其他一些耗钢产品,如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等,也都会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其中汽车产量将达到或超过1500万辆,比上年增长10%以上。

    一方面是国内钢材需求进入高峰期;另一方面却是钢铁产量增加有限。按照最近4个月(8、9、10、11月)的粗钢产量情况分析,目前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已经逼近了90%,即使考虑到2010年有6000万吨的新增产能先后投产,由于设备检修、原料供应“瓶颈”、环境保护、淘汰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年粗钢实际产量至多也就是6.5亿吨左右,市场供求关系大体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很多钢铁资源用于出口。

    2008年,因为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拉动中国粗钢出口(钢材折算,含钢坯)达到6500万吨。如果2010年世界粗钢需求真的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中国还会有那么多的钢材出口资源吗?

    三、供求偏紧与成本增加,共同推高中国钢材出口价格

    供求关系对于钢材价格影响重大。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钢国,中国钢铁出口资源的枯竭,势必引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2010年中国出口钢材资源将趋向偏紧,从而刺激中国钢材出口价格的走高。

    其次,新一年内,预计人民币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升值。为了弥补汇率损失,也需要中国出口钢材适当提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钢材出口价格的上涨,还来自于成本增加的强大推力。这不仅是因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还因为焦炭、煤炭、废钢、燃油、电力、物流等几乎所有的成本要素价格都要上涨,有些费用涨幅不小。比如进口铁矿石涨价幅度不会低于10%,甚至不排除20%以上涨幅的可能,海运费的涨幅则会更高。值得注意的是,铁矿石之外的其他费用的上涨不容小觑。它们对钢材成本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长协矿价格的影响。

    由于以上三个方面因素叠加,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价格当然要出现上涨。初步分析,其平均价格涨幅不应当低于20%,甚至更多。 受其影响,钢材外贸企业的流通库存将“集体升值”,贸易商可以获得丰厚的“提前储备利润”,实现利润水平会有很大恢复,相关财务报表较为亮丽。

    由于行业产能过剩的存在,这就使得新一年内成本增加对于出口钢材价格上涨的推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即不同品种钢材价格涨幅差异显著。其中,建筑材价格涨幅很大,率先上涨;板材类商品价格涨幅较低,时间滞后。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Lgmi: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可能货紧价扬
  • lgmi:2010年我国钢材市场有望呈现“M”曲线走势图
  • lgmi:成本支撑因素依然较强 节后冷轧市场震荡盘升
  • Lgmi:一周钢厂调价汇总
  • Lgmi:钢厂与商家合力推高中厚板价格 价格攀高背后隐患尚存
  • lgmi:元旦节前钢价冲高企稳 节后市场不容乐观
  • 兰格钢铁指数(LGMI) 53周(09.12.28-12.31)
  • lgmi:全球无缝钢管市场面临挑战
  • Lgmi:12月30日钢铁行业概览
  • Lgmi:高价带钢后市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