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铸就当今风流企业。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影响和钢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历经磨砺、追求卓越,风雨同舟、成就和谐”,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改革的着眼点、落脚点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精益化运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企业改制四年,完成三次历史性突破,2009年,在行业危机面前,他们通过实施理性经营,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仅大幅超过年计划,创造了企业历史最高水平,并且实现了粗钢产量突破300万吨大关的夙愿。
2006年至2009年,抚顺新钢铁连续四年名列抚顺市纳税前3位;2007年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最受尊重的企业;2008年荣获中国节能减排贡献奖、抚顺市外贸出出口贡献奖;2009年荣获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董事长刘兴明春节期间慰问公司员工总经理万如铁除夕夜慰问岗位员工
坚持科学发展观催生企业新面貌
历经磨砺,走向卓越。追溯抚顺新钢铁公司的历史,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国有大型冶金企业——抚顺新抚钢有限责任公司,它曾是我国“二五”期间全国18项重点工程之一,历经风雨,有过辉煌,也有阵痛。1995年新抚钢成为我省第二亏损大户,截至2004年末,负债总值近26亿元。改革换来新天地,在省委、省政府和抚顺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2005年10月,企业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一家法人治理结构完整的民营控股股份制企业。公司总经理万如铁带领新的经营团队,迎接金融危机和钢铁行业激烈竞争的挑战,遵循科学发展观,扬弃传统经济的框框和模式,创新体制和机制,企业的运营状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万如铁说,无论是推动管理变革还是开展技术创新,如果取得卓越成效,必然是一种机制在发生作用。新钢铁成功导入了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经理职业化,管理专业化的运行模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管理制度化,建立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
新钢铁公司领导班子,把感情融在企业上,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把工作落在求真务实上,通过团结和带领公司广大员工,上下努力奋战,公司成立第一年,企业就实现了快速成长,产值56.7亿元,税收4.22亿元,利润3.19亿元,分别比改制前增长了36%、38.57%、3.47倍,年人均工资增长1.2倍,企业呈现发展活力。主导产品螺纹钢筋、高速线材、圆钢、管坯等均按国际标准及客户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先后获得国家产品质量免检证书及全国冶金行业“金杯奖”,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且成为抚顺市第一家成功申请国家出口一类企业资质的企业。
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钱学森说:“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企业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改革创新降本增效,效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全力推动降本增效工作,企业运营能力实现新突破。2009年,是抚顺新钢铁立志走向卓越的起步之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钢铁行业景气指数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面对国际国内原燃材料价格上下起伏、钢铁市场行情走势不定,公司逆势而上,扎实推动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两项重点工作。在结合对行业整体发展形势预判的基础上,把低成本和高效率确定为全年的工作主线,全年推动实施降本增效项目115个,实现降本增效总额2.36亿元,占全年利润总额的34.76%。公司各工序制造成本指标中,铁前成本大幅度降低,炼钢工序和轧钢工序成本已经列入同行业前列水平,主要产品成本指标中,低合金方坯、非合金方坯制造成本排名全国钢铁行业第8位,HRB335钢筋(Ⅱ)制造成本排名全国钢铁行业第6位,线材(非合金钢)制造成本排名全国钢铁行业第5位。公司广大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同行动,以全国钢铁行业排名第5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以30558件降本增效实事,以935份专案等,成为推动公司生产经营业绩超出预期目标并创造了历史新高的最有力保证。2009年,通过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公司化“危”为“机”,实现利润总额7.43亿元,同比提高208.61%,不仅经受住了行业严冬的又一次严峻考验,而且实现了公司制定的“追求经济技术指标最优,企业营运能力逐步增强”的发展目标。
实施精细化管理企管体系上台阶
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2009年,公司围绕着企业的中心环节与中钢先进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扎实、有序地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益化运营,把管理项目优化与制约生产经营、效益提升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一是持续强化生产计划管理和物流管理,保证生产高效稳定运行;二是坚持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为重点,强化质量管控体系;三是提高设备效率,持续优化设备管理体系;四是进一步强化能源管理,提升能源综合利用能力,降低能耗指标;五是以销售计划管理和信息管理为重点,优化销售管理体系;六是围绕提高外购物资的性价比,优化采购渠道,强化市场预测和研判,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七是健全内部成本的分解、分责、分析的管控体系,加强资金管理,强调资金安全;八是以提升员工队伍职业化水平为重点,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九是坚持以中钢工安环保管理为标杆和系统推进方式,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管理,一个管理方针和目标清晰明确,并且推动管理目标实现的执行力显著增强的管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公司积极倡导“企业兴亡、我的责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工作理念,引导员工为企业想事、做事,积极开展自主管理活动、提案活动和专案研究活动,自主管理活动圈由最初的32个发展到现在的227个,员工参与率由最初的4.97%,达到现在的33.73%。自主管理活动开展以来,为企业创造价值1.9亿元;员工提案达到5600余件,一支乐于参与管理、忠诚企业的员工队伍正在不断茁壮成长。
推进精品基地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抚顺新钢铁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只争第一,点滴做起。企业的价值观是诚信、规则、团队、卓越、共赢。公司组建以来,以打造品牌,争创一流为目标,立足精品基地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突破。
2009年,公司紧紧抓住“沈抚同城化”进展的时机,持续推动建材精品基地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3万元,随着工程达产达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产能配套,促进了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提升。2009年,企业产铁288.92万吨、钢303.15万吨、材289.98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提高了5.32%、7.94%和25.36%,创历史最高水平;强化品牌战略,导入卓越绩效评价体系,主导产品分别通过了辽宁省名牌、金杯奖复评;在持续导入中钢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公司通过实施精强化管理、精益化运营,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全体新钢铁人通过积极推动降本增效,实现利润7.43亿元,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09年年初以来,面对铁矿石等生产原材料的大幅度波动和市场钢材价格的不确定,新钢铁把降本增效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精益化运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良性发展和高质量运行,据国家冶金信息中心最新数据统计,所有指标在全国6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排名中均跻身前10名。其中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63.01%,位居全国第五位:总资产贡献率23.62%,位居全国第二位;成本费用利润率9.03%,位居全国第三位;净资产收益率37.19%,位居全国第一位;销售利润率8.38%,位居全国第三位。
建设员工生活中心,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工会爱心走访“五必到”组织优秀员工旅游
立足节能减排建设环保型企业
在重视企业人文环境建设的同时,新钢铁以“工序配套、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为重点的一项项工程项目也在相继投资建设中,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1#高炉、2#连铸机高效改造等一批项目完工投产,这些工序配套改造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相继实施了炼钢厂转炉除尘、污水处理三期工程等47项环保项目。在注重提高产能和环保的同时,还加大对节能降耗项目的建设投入,完成了“饱和蒸汽余热发电”等10余项节能降耗项目建设,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的低压饱和蒸汽余热发电技术(该技术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这些项目相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0041环境管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项体系认证。针对企业高炉煤气剩余量较大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实际情况,公司实施了高炉鼓风机电改气技改造工程,通过新建3台汽轮机及辅助配套设备,用气动鼓风来取代部分电动鼓风,过到利用剩余煤气并节电的目的。这项工程年节约电费4391万元,年创利润总额为1655万元。并且年节约标煤4.2万吨,充分利用了富余的煤气资源,极大地降低了炼铁系统的生产成本。
通过利用渣池内的高温余渣水取暖,代替了企业以往采用的蒸气取暖,大大减少了非生产蒸气的用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供暖面积已达8.9万平方米,每小时节约蒸气20吨左右,节能潜力达到9300吨标准煤,年节约供热成本600多万元。
建成污水处理厂,每年少向受载水体排放工业废水648万立方米、悬浮物528.7吨、二氧化硫173.2吨、油25.8吨,用水循环率达到98%,耗水达到3.3吨水/吨钢,仅污水处理这一项,每年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通过利用企业内部多余的蒸气每年发电2880万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电费1234万元,给企业带来115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成功实施污水处理三期工程,每年可节省排放沉泥运输费用30余万元,而且把回用水量由900立方米/小时提高到1200立方米/小时,保证了炼钢系统转炉生产用水量的需求,全年可节水37万立方米,年节约水费40余万元。
新钢铁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在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环保责任制,将环保纳入各单位考核项目。标志着企业产品已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成为抚顺市第一家成功申请国家出口一类企业资质的企业。他们按照省环保局的要求,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标。近年来,公司总计投入资金近1.2亿元,重点实施了转炉二次除尘、炼铁高炉出铁场除尘工程、污水处理场工程、矿粉置场覆盖工程、炼铁皮带廊粉尘治理、烧结破碎系统除尘,噪声治理等重点环保项目。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企业的烟尘、污水、噪声得到有效治理,抚顺的“西大门”重现蓝天。一大批节能减排项目使企业走向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其中“低压饱和蒸汽余热发电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培养优秀企业公民和谐企业建设实现新突破。人性化管理是企业前进的基础。
“在企业如果你把他们当成财富,他们就会变成财富,如果你把他们当成包袱,他们就会成为包袱”。万如铁这样阐述了自己对于人才的理解。而新钢铁的观念是“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于是,新钢铁在“尊重人的需要、培养人的能力、激励人的进步、成就人的价值”的人力资源理念引导下,公司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每年培训资金100多万元,使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以绩效为导向,根据公司岗位设置,确定合理的工资体系、薪资结构,坚持以岗位评价为依据,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在用人方面,新钢铁坚持“赛马不相马”的原则,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公司坚持绩效考核排队但不淘汰的原则,每月进行一次评定。“区别考核机制虽然不对末位进行淘汰,但会促使末位员工的水平不断提升,末位员工水平不断进步,企业就会不断进步。通过区别考核机制最终将化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万如铁解释道。
2009年,公司坚持以“三个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和谐企业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各项工作,寻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契合点,福祉员工、回馈社会,达到互惠与共赢。行业严冬面前,以郑重兑现“不减薪、不裁员、不放假”的承诺为前提,关键层和普通层员工的虚拟股权分配比例进一步增加,薪酬福利实现了连续增长;以“感恩节”系列活动为主轴,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56项,全年发放爱心基金28.57万元,救助员工406人,走访慰问员工485人次;出资22万元为接触粉尘等污染的特殊岗位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烧结脱硫等环保工程建设使用,为公司实现钢铁行业准入标准奠定了基础。
抓生产,保民生,千方百计维护职工权益,增加工资,提升职工生活质量。新钢铁成立初期,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从维护好员工的生活改善权出发,根据当时行业工资水平和企业员工薪资水平,公司冒着很大的管理风险果断实施了薪酬改革,员工工资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了提高,四年来员工工资以年递增30%的水平增加。即使在金融危机中,企业依然做到了减薪、不放假,更没有裁掉一名员工,保持了员工的收入水平不降低,维护了员工的生活改善权。
新钢铁公司有强烈的经济发展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企业的良好形象。作为民营控投企业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己任,不仅为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承担了大量社会责任和义务。被市政府授予“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2007年起,建立了“抚顺新钢铁爱心基金”,分5年出资1500万元,对抚顺市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四川汶川地震期间新钢铁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捐款219万元,2008年10月份市政府启动雷锋路西段修复工程,公司捐款300万元。
面向未来,新钢铁将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契机,在“十一五”期间,对炼铁系统、炼钢系统和轧钢系统进行改造更新。在不扩大规模的前提下,将企业迁出市区,淘汰落后工艺,实现技术、设备、产品全面升级;在保持现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效益翻一番、利税翻一番。实现建设“精品建材基地,优钢领域先锋”的企业目标。将为辽宁乃至东北装备制造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抚顺市及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