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工信部举行了2009年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情况和3G发展情况。
钢铁行业:2009年粗钢产量5.7亿吨,同比增长13.5%。全年完成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691万吨,炼铁产能2113万吨。通过联合重组,粗钢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达到9家,中铝、中冶、五矿等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也取得积极进展。
当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被新华社记者问到:很多的落后产能在地方来讲是他们的支柱型产业,国家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样相应的积极措施?对于淘汰落后产能有没有一些补偿的政策?
朱宏任透露:淘汰落后产能是一直在强调的重要任务,当前此任务更为紧迫。现在中国面临着要进一步减轻环境资源的压力,不断的通过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来加快工业平稳较快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形势面前,调整结构、转变方式都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作用下,一部分落后产能是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逐渐的予以淘汰。但是如果完全的依靠市场的作用,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慢,会对我们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些障碍,从而延缓这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初步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的要求。从2007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55亿元的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深入,淘汰落后产能还会得到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奖励,以把这个工作真正推动下去。
可以看到国家淘汰落后的决心,那么我国钢铁总量控制的难点和症结到底在哪里?
由于我国钢铁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不少企业只建设,不淘汰,钢铁产能只增不减。虽然2005年就提出了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但有些落后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利润,且极大地推动地方GDP增长。落后的小企业虽说是个小户,但在当地市、县是个产值、利税“大户”,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当地政府部门舍不得关掉它,甚至想法保护它。甚至有的企业认为,谁先淘汰谁吃亏,总是寄希望于别人先淘汰。导致淘汰进展缓慢,淘汰任务越来越重,历史欠账越来越多。
另外,更要全面理解淘汰落后的内涵:
第一,淘汰落后不能只限于技术、规模层面,没有与市场、其他方面联系起来。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淘汰的目标就是小高炉、小转炉,以及工艺简单的线材、螺纹钢、小型材。而对工艺虽先进但产能严重过剩的板材不予考虑。结果,全国热轧板材库存一直处于溢满态势,热卷价格一直在低位波动。
第二,我国将板带比一直与发达国家相攀比,但不要忘记,我们还处在重工业化的中后期,棒型材类需求比重偏大。在中国,建筑业的钢铁需求量是主要的,约占50.3%。而在韩国建筑业的钢铁需求量只约占28%。
第三,客观的来说,对于落后产能的定位,要比较各厂子高炉利用系数(同等规模前提下比较其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入炉焦比、入炉煤比、转炉冶炼周期、转炉炉衬寿命、连铸比等技术指标,把淘汰的目标定位在那些装备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能耗物耗高,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平低、产品无市场,达不到安全环保标准的产能和生产线。
第四,要正确分析我国当前各类钢铁产品产能的过剩特点,对关键性钢铁产品产能保持部分阶段性过剩,将有助于钢铁工业进行优胜劣汰的竞争。
第五,避免每一个生产企业借淘汰之机来建新的大高炉、大转炉,各个小企业都通过新建大型装备发展成为大规模企业,这不仅容易造成钢铁工业新一轮投资热潮,而且还容易造成产能的绝对过剩。
淘汰落后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因为有的企业积极主动性不强,但更根本的原因是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不明确,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进一步说,淘汰落后的执行力,要依靠地方各级政府进行加强。工作难度很大,不仅仅是钢铁生产,还牵涉到社会的稳定。怎样才能把地方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做到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国家在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要从改革财税体制与官员考核晋升体制着手,降低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行为的强烈动机。
1.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是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财权和事权相对应,使地方政府的收入能支付保证政府正常运转所需的支出,要理顺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理顺转移支付制度。
2.官员考核晋升制度改革
改革官员考核晋升体制,首先要改变以辖区内GDP增长为主要考核晋升标准,把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状况、反映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程度、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并且在指标设计上要重视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满意度的考核。
在考核的过程中将公众的意见考虑在内,并通过民主化建设,让公众具有比较大的决定地方政府官员政治前途的权利。(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张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