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0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形势,沙钢广大职工干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各种不利因素, 1月份,公司铁、钢、材分别完成131.30万吨、150.49万吨、154.70万吨,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6.4%、27%、28.9%,取得了生产开门红。
针对每年一、二月份为钢材市场的相对淡季,公司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根据整体生产形势,适当安排车间进行检修,为全年生产打下基础。生产安全处统筹考虑长流程物流平衡,与动力设备环保处研究讨论,合理确定检修时间。检修过程中,及时调整铁水调度方案及产品品种,确保生产车间吃饱开足。同时,严格控制能源介质平衡,少放散、多发电,积极为企业创效。
宏发炼铁厂围绕公司下达的任务目标,克服多重不利因素,生产任务早规划、早起步、早落实,稳定生产秩序,强化组织协调,各项技经指标节节攀升,实现了生产开门红。全月出铁58.56万吨,休风率0.27%,其中1#高炉实现“零休风”,综合焦比、喷煤比分别完成477.9Kg/t、160.9Kg/t,TRT累计发电1947.62万kWh,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循环经济效益1400多万元。
该厂重点加强四方面工作,即坚持护炉操作,严格钒钛矿的使用比例,以少量、长期、连续为原则,努力延长一代炉龄时间,并组织排查三座高炉冷却水温差,对照设计图纸疏通补水管路,恢复了设计流量,以此适应护炉需求;紧盯行业一流指标,扎实推进降焦增煤和工艺操作竞赛。以日产1.9万吨的攻关目标认真制定 “攻、守、退” 的高炉执行操作方针,实施工艺方针班班查,保持了高炉稳定顺行,全月实现工艺误操作为“零”。同时,在三班内大力开展炉内、炉前硅达标和铁量差竞赛活动,每周评出红、兰、黑三旗,周公布,月对标,实施奖励和处罚,形成了你争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抓牢定修、点检质量,从设备隐患录入、润滑管理、现场管理等工作抓起,狠抓日常点检工作的执行落实,切实体现点检预防故障的工作思路。全月共实施INBA、炉前泥炮开口机等21项定修项目,全部实现了一次检修到位,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抓中层干部职能职责发挥,针对中层领导个人安全计划制定落实、槽下除尘技改、炉前出铁稳定率、铁路沿线排水等问题抓措施落实,抓职责到位,重点问题实施中层领导中、夜班跟班制度,切实提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职能发挥,为扎实开展好全年生产打下了基础。
宏发炼钢厂全体职工上下齐心,狠抓生产不放松,首月,共生产合格钢产量71.73万吨,其中一车间完成47.24万吨,二车间完成23.50万吨。
该厂紧抓生产前准备,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跟踪检查,成功批量生产电工钢W600、W800和W1300,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同时,加大各工序的环节管理,有针对性的制定质量管理评定表,对铁水脱硫率,转炉脱硫扒渣率、大包自开率,中包温度命中率等一系列工艺指标制定了新一轮的管理标准,并加大现场质量控制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作为新品开发的重点部门,该厂加大新钢种开发力度,目前已成功生产耐候钢SPA-H和高层建筑用钢Q390GJDZ15。针对耐候钢SPA-H技术要求高,合金加入量多,冶炼难度大,且该钢种由于铜含量高,表面裂纹相对敏感的实际情况,该厂在生产之前专门召开调度会,对新钢种生产说明生产要点,提出岗位操作要求,并及时做好原辅料的备料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加强现场工艺数据采集准确性的管理,要求工艺员对现场数据记录的正确性及时检查,确保记录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采取稳定操作、优化合金等多项措施,将产品成分目标值严格控制在要求的正常范围之内,并及时调整连铸二冷水参数配置以及保护渣的使用做了相关,确保生产的一次性成功。(来源:沙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