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2月份,关于银行业将对钢铁业实施停贷以及收回前期超额贷款的传闻,在钢铁业界尤其是钢铁企业内,突然变得沸沸扬扬。银行业密集的风险预警,以及令钢企胆战心惊的市场传言,背后所体现的还是国家对钢铁业产能过剩、库存叠加的担忧,以及欲下重手梳理的决心。(2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曾联合发文,要求对包括钢铁在内的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而在此之前,发改委明确提出钢铁业产能过剩。钢铁业戴着“过剩”帽子的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出于对国内钢材库存的持续走高,以及对钢铁业产能过剩的担忧,银行业将逐步收紧对钢铁企业的信贷发放。
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银监会专门为何针对钢铁行业信贷风险发文呢?一位业界资深专家表示,目前的钢铁产量仍然偏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最晚从第二季度开始,将加强在贷款投向方面的调整,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或将受到信贷限制。这不又将大门向钢铁产能过剩关闭了?
实际上,自2004年起,抑制钢铁产能过剩就成为国家宏观部门的调控关键词之一。在2005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钢铁产能过剩更成为调控的“靶心”2007年,国家发改委与河北、山西、山东等十个省(区、市)签定协议,要求这些地方在5年内关停和减少过剩炼铁产能3986万吨、炼钢产能4167万吨。但是,3年过去了,这项措施收效甚微,其产能却增加了30%。2009年,中国钢产量达到5.67亿吨,同比增长13.5%。
确切地说,过去抑制钢铁产能过剩的政策基本泡汤。有分析认为,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一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和态度在淘汰钢铁过剩产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既有央企,也有省属、市属企业,所有权归属的不同,各自都不愿丧失自己的财税利益。二是国内钢材价格一度时期大幅上涨,对淘汰过剩产能工作形成阻力。
银行业的停贷措施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块。银行此举可能会使得钢厂新上项目很难得到信贷支持,这对钢企的产能扩张、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兼并重组进程等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不过,银行停贷能否奏效,主要看这一政策能否如愿得以推行。因为当前钢铁业产能过剩只是表象,而投资增长过快造成的产能过剩的体制顽疾才是最需要解决的。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关键,还要治理个别地方官员政绩思想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在国内税收体系中,占比重最大的还是增值税,由于现阶段国内依然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这也带来了目前国内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在现行税制下,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地方财政收入也得到较快增长。因此,地方政府会基于财政考虑,更容易萌发投资冲动。
从近几年来国内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背后,暴露出地方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GDP财政意味着政府财政成为官员追求GDP账面增长的工具。基于此,一些地方政府完全不顾风险、效率、成本和嗷嗷待哺的教育、卫生、社保,将财政资源被投向规模浩大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等行业或开发项目、各式各样的“支柱产业”、桀骜不驯的企业以及民怨载道的政绩工程,以财政的一路飘红换取漂亮的GDP数字。
虽然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但是各地产能过剩声音却较少,而要求“开足马力、一举扭亏”的动作却很多。特别是去年,借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东风,国内一些钢铁新开工项目未批先建或违规建设。这当中,既有盲目投资问题,也有结构性或体制性原因。由于一些地方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避开了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核准,导致地方大肆上马。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治理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并非一时一事,不可能靠银行停贷“抱拳出击”就能完全奏效的,因此在政府管理部门的“组合拳”之后,还应该有更多务实的“连环拳”。所谓“连环拳”就是以停贷为抓手,运用政府管理部门和银监部门的职能,冲破重重阻力,走出一条联合执法和督查治理产能过剩之路,从而形成银行监督部门统一监督、政府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机制。(光明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