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钢企的跨所有制整合,或将由宝钢、沙钢打开局面。
2月23日,宝钢集团与江苏沙钢集团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协议。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一个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一个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在两年多的眉目传情之后,终于走到了浅浅的握手。
但沙钢真正需要的,是战略投资者。早在2005年,沙钢便曾筹划引入韩国浦项制铁。此后,沙钢的“绯闻对象”还包括高盛、武钢、鞍钢等。宝钢的介入,则是在2007年9月。不过,由于在“控股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沙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始终未能实现。
两年后,当宝钢和沙钢最终走到一起,背后隐现有形之手。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瑢坦言,“我们进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作”。至于宝钢未来是否会入股沙钢,“目前还无法下结论”。
而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宝钢希望获得沙钢20%的股权,但尚未获得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的认可。
国企、民企握手
“说不清楚双方具体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进行战略联合的,但是,宝钢和沙钢之间一直有合作,此前,宝钢对我们也有不少的支持。”2月24日,贾祥瑢对本报记者称。
早在2007年9月,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曾对媒体表示,沙钢从2005年起就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打算,并与宝钢、高盛、武钢、鞍钢等都有过接触。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宝钢已在众多竞逐者中取得了领先。
23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这是钢铁领域不同所有制龙头企业的历史性合作,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行业应对挑战的能力。
“未来的实践成果会证明,双方的战略合作是正确的,是为中国钢铁企业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道路。”徐乐江说。他的另一身份是“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2009年产钢4457万吨的宝钢,主要生产汽车、家电等高端板材,而产量2640万吨的沙钢,则主攻建筑钢材,两者的经营范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将主要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协议文本明确规定,宝钢将向沙钢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向沙钢借鉴其在市场中形成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合作
在贾祥瑢看来,宝钢和沙钢之间的合作,是一次对等的牵手。
“可以说,并没有什么是高端、什么是低端的界定,只要市场需求的就是高端产品。”贾祥瑢称,“和宝钢合作,我们并没有考虑对沙钢会有多大影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大家都是企业。”
事实上,在危机深重的2009年,两者经济效益几乎十分接近。当年,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实现营业总收入1485.36亿元、净利润57.53亿元;而沙钢全年销售收入也有1463亿元,产销率103%,获得净利润约50亿元。
不过,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钢铁行业,仅凭一纸战略意向,似很难实现双方真正的联合与协同。就宝钢而言,向竞争者输出技术和管理,多少有些过于“大方”。
面对本报记者关于“双方会否在股权上进行深度合作”时,他称,“目前还无法下结论”,“接下来还是按照战略协议框架开展下一步工作,一切合作都得按照互赢互利的前提来进行。”
贾祥瑢强调说,与宝钢的合作不是问题,“我们进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作”。
央企地方联动
宝钢此次牵手沙钢,亦是在“央企与地方对接”热潮中的顺势而为。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宣布与沙钢的战略合作,也是在多家中央企业与苏州市共同举行的“发展恳谈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进行的。
据了解,2月23日当天,这场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带队赴京参加的合作会上,除宝钢、中移动等中央企业外,还吸引了各大银行、国家科研院所、各大投资公司等160多家单位、近350人。
当天,现场共签订项目36个,协议总金额达602亿元。另外,金融支持苏州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共790亿元。
蒋宏坤表示,央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合作,对于苏州来说,不仅是当前“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长远大计。“希望苏州今后的发展得到央企更多支持和指导。”
事实上,苏州已经尝到与央企合作的“甜头”。目前,在苏州投资的央企(不包括金融企业)已达100多家,投资项目超过130个,累计完成投资800多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
而正在争夺央企的,不仅是江苏。广东、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竞争型产业领域,已与央企纷纷举办各种对接会,合作金额都以千亿计。(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