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沙钢走出与国企宝钢合作的第一步,试图在合作与独立中寻求高难度的平衡,其诉求是否为宝钢所接受?
长达两年有余的沟通后,中国最大的国有钢企与最大的民营钢企近日结成“战略同盟”。
2月23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沙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了战略协同合作意向书。一方是央企,一方是江苏地方企业,这一“联姻”尝试颇为醒目。
此次仅为战略合作意向,不涉及股权合作,但意向书的签署代表分别是宝钢资本运营部总经理陆国清和沙钢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兼投资部部长钱正,从两人的身份来看,双方进一步资本运作和投资运营合作的用意明显。
宝钢一位高层透露,宝钢一直都有与沙钢进行股权和资本层面合作的意愿,此次合作就是为了“更深入地全方位合作”。而沙钢董事局主席 沈文荣 早在两年前,便向外界透露其引入大型战略投资者的决心。
中国钢铁业自2008年末渐入低谷,各大钢企都在寻求调整的新路径,沙钢亦不例外,能携手宝钢无疑为其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时间和空间。沙钢一位人士暗叹,十几年的艰难挪转,现在终于“靠岸”,有了一个国企的保护伞。
然而,这场尚未正式缔结的婚姻仍在试验阶段,由于双方争取的诉求不尽相同,预言其最终的合作模式时日尚早。
合纵连横
宝钢与沙钢素为居于同一地域的老对手。宝钢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产品规格最齐全的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沙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最具活力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2009年,双方分列世界500强企业第220位和第444位,双方当年产能分别达4457万吨和2640万吨。“联姻”可谓强强联合。
不过,意向协议书言简意赅,外人难参其详。协议书中并未提及具体合作项目,主旨就是在“诚实守信、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双方将主要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战略合作是双方的重要抉择,是钢铁领域不同所有制龙头企业的历史性合作,具有标志性意义。
根据意向书,宝钢将发挥生产管理、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优势,与沙钢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并向沙钢提供支撑;同时,沙钢将发挥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机动优势,促进宝钢的管理变革和提升,实现双方的管理协同。双方将共同研究产品和市场协同机制,利用各自在资源与物流方面的优势,研究共享销售服务和采购平台的建设,不断提升双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共同发展。
两年前,宝钢与沙钢就暗送秋波,期间双方颇多溢美之词;历时两年,才最终达成一纸薄薄的战略合作协议,谈判的艰辛和双方对于合作的高度重视与期待都一览无遗。
2009年底,沈文荣在一次对外发布会上点明了沙钢与宝钢的差距,其一,便是宝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超过沙钢;其二,宝钢的产品结构更丰富,沙钢在钢铁衍生产品上不如宝钢;其三,宝钢的资产结构更合理,债务负担要比沙钢轻;其四,宝钢与国际三大矿石公司都有长期合作关系。
徐乐江也多次公开表态对于沈文荣及沙钢成绩的欣赏。宝钢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宝钢内部一直有人专门负责对沙钢最新信息的收集。
不过,在上述业务联合的需求之上,令双方更感压力的是钢铁行业整合趋势。近年来,国家逐步收紧甚至暂时不新批钢铁建厂项目,极度分散的中国钢铁企业要扩大产能及规模化的主要出路就在于整合。
新华社日前的一则消息称,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下发。他同时指出,工信部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钢铁产业要鼓励发展三至五家大钢企。
对宝钢而言,其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整合运作并不顺利,其产能提高遇到瓶颈,因而与沙钢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沙钢产能相当可观。2009年,沙钢产量2640万吨,销售收入1463亿元,产销率103%,净利润约50亿元,总资产1300亿元。2010年,沙钢的目标是钢产量突破3000万吨,钢材产量2900万吨。对于宝钢来说,借力沙钢是实现产能扩张,从而再次成为中国最大钢企,甚至跻身国际钢铁巨头行列的捷径。
股权博弈
两家钢企合作消息一出,外界立即纷纷乐观预测,股权合作亦会很快推上日程表。
一位宝钢人士坦言,与沙钢的业务合作仅是第一步,宝钢意在资本层面上有所合作。然而,这一跨越未必容易实现。正如宝钢与沙钢互相青睐多时,但一直难达实质性合作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双方诉求仍有显著差距。
来自宝钢和沙钢的人士都向本刊记者证实,在股权合作上,宝钢的热情高于沙钢,双方的交流几年来未曾间断。但双方谈判多次,均无法达成共识。
与宝钢的明朗态度对比,沙钢的诉求则被表述得颇为谨慎。早在2007年,沈文荣就对外透露过正在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其中潜在意向方就包括宝钢。
两年之中,沈文荣数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沙钢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只要对沙钢未来发展有利的都可以考虑。在一定条件下,控股权也可以谈判。但需确保一点,即在任何情形下,沙钢一定要由其自身的管理者进行独立经营。
一位与沙钢高层过从甚密的人士认为,以沙钢发展的艰难路径看,沈文荣苦心经营沙钢多年,应不会将控制权轻易转让。
在沙钢目前的股权结构中,沈文荣持有近30%的股权,列第一大股东;其他数十名自然人股东,为管理团队的持股,总共也约占30%;其余为职工持股会持股,包括职工数千名。
上述人士认为,未来最可能的合作路径,是双方新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由沙钢和宝钢各自持股,而沙钢仍旧由沙钢现任管理层自主经营。“从沙钢近年来经营业绩看,宝钢事实上不必为沙钢的经营担心,完全可以放心地让沙钢去干。”
亦有业内人士认为,沙钢寻求的是在独立与合作中的一种巧妙平衡,宝钢对其未来的发展裨益良多。
在沙钢方面看来,获取宝钢的支持,能令其在行业整合中更有作为。沈文荣给沙钢提出的目标是面向全球,连其内部食堂的包间都以浦项、安赛乐、米塔尔等国际钢铁巨头命名。然而,民营背景的沙钢在这一目标面前始终难以跨越,央企身份的宝钢参与合作,或许能弥补沙钢的这一短板。
“沙钢在兼并重组中没有政策空间,即使本身有能力,收购目标也不会很大。”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郑东解释说。
沙钢一位高层对外强调,与宝钢合作对沙钢目前正在不断进行的钢铁企业整合计划有利,因为沙钢作为民营企业,要整合的很多对象都是国有钢企,不易获得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