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联合重组与技术改造,钢铁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矿石遍地、矿粉弥漫、污水横溢、尾矿成山……这是过去钢铁企业采矿之后的常见景观,河北钢铁集团的司家营矿山却实现了“只闻机器轰鸣,不见杂物排出”的生态开采。
经与唐山市有关部门协商,河北钢铁集团将司家营矿山一、二期开采产生的1.2亿吨剥岩,全部送往曹妃甸工业区造地。仅此一项,就使当地6000亩农田免遭占用,500多农户免于搬迁,出售岩土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获知开滦南范各庄煤矿采煤塌陷区3200亩土地需要填充之后,河北钢铁集团决定通过管道运输把尾矿输送到该塌陷区填坑造地。经过紧张施工,25公里长的矿用管道直通复垦区,而通过洗选后的尾矿被稀释成泥浆输送到煤矿采空区。稀释泥浆的水通过沉淀之后,随回水管抽回循环利用,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净”的闭路循环。管道运输的全程运输成本仅为每吨5元左右,而汽车运输仅装卸费用每吨就需5元,再按每吨公里1元的短途运输成本计算,如果一年运输500万吨尾矿,管道运输每年可节省相关费用近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如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促使钢铁产业开始着力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化解深层次结构矛盾,如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很低、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等等。
刘如军代表认为,河北是全国第一钢铁大省,钢铁总产能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要由钢铁大省变成钢铁强省,必须认真贯彻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据介绍,通过联合重组,河北省四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组建了年钢铁综合产能超过3100万吨的河北钢铁集团,未来将以该企业为平台,推进对其他钢铁企业的整合改造,提高全省钢铁产业集约化水平。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河北钢铁集团将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围绕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等重点用钢领域所需关键钢材品种组织生产、加强技术改造,围绕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共性关键技术展开创新攻关。(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