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和亏损又向丰田敲响了警钟:繁荣时代已经结束,扩张的脚步该停止了。无论官方言论是多么冠冕堂皇,但一次又一次曝出的产品设计缺陷足以使得丰田遭遇最大的品牌形象危机。也因为对成本的过度重视,从设计到采购,与成本相关的所有链条都开始为丰田汽车的不良口碑埋下了伏笔。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中,丰田品牌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此,就有人质疑: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失灵了吗?召回就能解决企业的品牌危机了吗?
做为一次性的消费品,涂料的品质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可能实现召回。墙面开裂、掉粉、起皮只会加深消费者对该涂料品牌恶劣印象更加深刻,而且涂料一旦涂刷上墙,就很难对该涂料的具体品牌和真实的厂家进行有效的鉴定。相比汽车消费品,涂料则更是一个更加容易让厂家“打太极”推脱责任的产品。鉴于涂料的消费特殊性,如何有效的实施消费后的品牌管理和品质保证?也就是在3月8日,一个属于女性的节日期间,涂料界巨头立邦宣布禁止经销商网络销售的行为。立邦方面则表示鉴于大部分假货来源于网上,且来源无法被立邦公司所确认,从而难以提供涂料延伸的专业的服务。消息一经发布就有人质疑立邦此举是自毁销售渠道,但我们也看到立邦下定如此大的决心便是杜绝假货,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品牌的价值上的努力。
2010年不管是丰田的召回,还是立邦禁止网络销售,都是在诠释一个道理:良好的、获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建立来之不易,而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品牌的维护则更需要非同寻常的决心、勇气,以及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品牌的力量如此强大,可以让消费者将对品牌的信赖和理解直接转化成购买行为;同时品牌又如此脆弱,一次缺陷就变成对企业的致命打击。日本《读卖新闻》称,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都应该认识到,世界上人们对“日本制造”最为信赖的是安全和品质,这个信赖基础一旦丧失,日本的经济就可能出现更为深刻的问题。
一直以来,关于丰田的管理和质量成为国内企业争相效仿的对象。在丰田的快速成长过程中,一些隐忧被骄傲的经营数字所取代。是什么戳破了以丰田车为代表的“日本制造”的神话?从各个厂家今年召回的原因来看,厂商设计不合理、生产管理不严格、供应商零配件不合格是造成召回的三大原因。尤其是供应商的零配件不合格问题在今年更是突出。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丰田为了追求更多的市场份额,千方百计削减成本,“无意中”拉低了日本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更令日本汽车业担心的是:“丰田门”不仅让丰田汽车一蹶不振,更让整个“日本制造”的品质蒙尘!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涂料行业的发展态势,是否也存在“丰田门”的隐患呢?去年年底,广东工商质检机关相继公布了一些列广东市场上流通的涂料产品合格率等相关数据,内墙涂料不合格率为50%,而白乳胶、聚酯聚氨酯木器漆、硝基木器漆、万能胶不合格率分别为25%、42.9%、33.3%、40.0%。为此,有媒体惊叹“这个不合格率太高了!”甚至建议消费者应谨慎选购粤产涂料,这对广东涂料业的整体品牌形象打击巨大。
“丰田门”究竟给中国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哪些警示?那就是经济危机下,片面追求利润的错。首先,涂料企业在追求利润与效益同时,务必要注重质量管理。丰田过度的削减采购成本,并要求工程师和供应商回到汽车开发的基本层面去寻求节约成本。消减成本的思路在为丰田带来滚滚效益的同时,也将丰田汽车的品质推进了火坑。对于涂料业来说,大量采用劣制原材料、以低价的竞争获得过度的利润,竭泽而渔的生产管理模式都动摇涂料企业发展的根本。其次,从“丰田门”引发全球消费者对“日本制造”的日系汽车安全的质疑,到广东涂料抽检合格率低,引发的对“广东涂料”整体质量的怀疑,我们发现品牌的管理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像丰田这样在业内有典型代表性的企业,其品牌管理对整个行业的品牌形象都起到相互作用。把“广东涂料”作为一个集体品牌来看,它更需要身处其中的众多广东涂企的共同维护。在“广东涂料”被普遍认知的情况下,其品牌魅力的丧失将使身处这片涂料沃土上的所有涂料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尽管某一次的负面影响不一定就会置某某涂料企业或者“广东涂料”、“长三角涂料”、“环渤海涂料”的品牌于死地,但是试问又能经得起多少次这样的折腾?
以往“环保品质和安全健康”一直都是中国涂料业的“看家宝”。但是,伴随涂料生产的全球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原材料的采购都是在海外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品质管理的难度增加,今后如何解决“品质维持与降低成本”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涂料业的重大现实课题。不要学习奶业的蒙牛,在声名狼藉、危机四伏的时候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涂料产品跟奶制品一样关乎人们生命健康,不要奢望出了事之后可以得到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