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钢结构已经成为建筑、风电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必备材料。
在中国,胶州已经形成继上海、杭州之后,全国第三大钢结构产业集群。但是,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胶州钢结构企业却鲜有“顶天立地”的“大块头”。经济危机的余波中,胶州钢铁业亟需“长大”。
“铁匠铺”敲打出“大铁塔”
据统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胶州的钢结构企业已发展到213家,年产值近200亿元。
如此规模,并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胶州钢结构企业的发展,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1982年,胶州市胶莱镇后韩村村民韩克荣在承包集体铁匠铺的基础上开办了东方铁塔公司,在市场成长初期,凭借多年积攒的经验,东方铁塔逐渐打响了名号,“个头”也是越长越高。1996年,东方铁塔成立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正在积极运作上市。
“东方铁塔起步阶段,得益于当时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尚未开发、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作为同行,山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立新如此观察。他分析,在市场起步时,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在市场总量急剧扩张时,后进企业已经跟不上先入者的步伐,胶州钢结构企业就此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据中国钢铁结构协会统计,2008年,胶州市钢结构企业实际用钢量已经达到105万吨,占全国用钢量4.7%。
大产业缺乏“大块头”
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瓜分后,胶州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开始提速。
目前,东方铁塔的钢结构材料已经用于北京奥运会鸟巢以及水立方等体育场馆的建设,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广播电视塔生产厂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武晓集团生产的圆管塔、角钢塔占据国内近1/5的市场,跻身全国三甲;平城钢结构公司的移动通讯塔省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省内行业龙头。
在国际市场,胶州钢结构行业也开始攻城略地,据东方铁塔副总经理孙红凤介绍,其业务已经做到了印度,承担印度某电站机组主厂房的钢结构制造任务,设计重量7200吨。
虽然东方铁塔的生意做到了国外,但是,这样的“大块头”还是太少。据统计,目前胶州市只有东方铁塔、武晓集团等4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以上。“大块头”不足造成了胶州市钢结构行业集群优势无法发挥。据统计,胶州市213家钢结构企业,规模以上的仅50家,且分散在16个镇办,而在杭州萧山一个区内,就拥有规模以上钢结构生产企业150家,年加工能力300万吨,占全国钢结构行业年销售收入的七分之一。
技术品牌也需成长
胶州市和萧山区是山东和浙江两省钢结构行业的主力军。对还未“长大”的胶州钢结构行业来说,萧山走过的路值得借鉴研究。
对于胶州钢结构行业“块头”不大的现状,郭立新也十分认同,同时他也提出,钢结构行业需要成长的不仅仅是块头,更关键的是技术、品牌和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郭立新介绍,山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从轻型钢构向重型钢构发展,并进军高层钢结构建筑,始终瞄准国际建筑行业发展前沿。目前,高层钢结构建筑在发达国家占2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2007年的统计数据还不足3%。钢结构建筑稳定性好,设计年限后钢材还可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
始终瞄准前沿市场,是杭萧成功的秘诀,而从其发展轨迹来看,1996年前后公司与浙大等高等院校联手成为其走技术路线的重要节点,之后,杭萧还参加了国家钢结构产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撰,从此确立了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科技指引发展,是杭萧趟出的路,而胶州钢结构企业占领细分市场的做法,也颇具代表性。据胶州市企业发展局人士介绍,目前,胶州钢结构企业在掌握细分市场话语权后,为“长大”打好了基础。其中,东方铁塔采用新工艺生产的无环向焊缝圆锥管开创了国内行业先河,研发的自立中波发射塔绝缘底座在全国第一家获得国家专利,其生产的200米以上电视塔,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武晓集团生产的1000kv输电线路塔为亚洲最高等级,研发的风力发电塔法兰生产线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对于胶州钢结构行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并提高品牌意识,在微观层面成长的同时,整个行业也需要拓展自己的力量,比如成立行业协会避免同行业恶性竞争,钢材供应商、钢铁企业和钢结构制造企业还需要成立产业联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