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单方面发布公告称,已与其97%的客户群体达成基于季度的短期市场参考定价的新定价协议。此前,力拓公司也明确了支持价格机制改革的态度。必和必拓更是一直致力推翻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推行指数定价。该公司3月底宣布,已经与亚洲地区的许多客户达成协议,将把现有按年定价的铁矿石合同转为基于卸岸价格的更短期合同。听上去似乎基于季度的短期市场参考定价已是大势所趋,延续了40年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即将退位。
2010年国际铁矿石谈判以来,三大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互相呼应,极力要以“季度定价”取代基准定价机制。目前三大矿业公司控制了全球80%的铁矿石资源和近70%的海运贸易,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使国际铁矿石市场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特别是三大矿业公司在铁矿石业务方面相互持股,彼此的共同立场更为巩固。它们联手推动定价机制短期化,引起了下游钢铁生产企业的极大忧虑。钢铁企业担心,基于现货价的短期合同灵活定价,会使铁矿石定价进一步“指数期货化”,或因大规模引入掉期合约等衍生投机产品,“热钱”涌入铁矿石与钢材市场,博弈价格会扭曲市场实际的供求关系,将导致钢铁生产企业在原料定价上失去话语权,逐步沦为单纯的生产车间。因此,国际上一些钢铁产业组织纷纷呼吁监管机构对此给予重视。国际钢铁协会最近发表声明,认为强加给钢企的铁矿石合同将会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呼吁全球相关监管机构对铁矿石市场展开调查。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日前也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调查主要铁矿石供应商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如果今年铁矿石实现季度定价,那么未来就有可能向现货定价、指数定价进一步过渡,铁矿石将逐步“金融化”。由于三大矿业公司的管理层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背后还有国际金融资本支撑。业内人士担心,三大矿业公司将更加看重短期资本收益,而在这种利益驱动下的决策容易短视,难以顾及整个产业链和下游钢铁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在目前国际金融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这些变化将给铁矿石原料的供给带来不确定性,对全球钢铁行业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之一的铁矿石具有使用上的专向性,而且钢铁生产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这是形成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的客观基础,也决定了供需双方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要照顾双方的当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然而,铁矿石供应商单方推出的现货定价或者指数定价将加大市场供给的波动性,背离供需双方长期合作、重在稳定的精神。为此,下游钢铁企业呼吁矿业巨头们不要过于短视,唯有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