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收购平高、许继事件、煤电一体化……这些在传统能源行业中的热门事件昨天被国家发改委专家一一批判。
9月8日召开的“长江商学院能源行业论坛暨能源行业高级管理课程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指出,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电力企业,都应该术业有专攻,做煤炭的企业应该专心做煤炭企业,做电力企业的企业应该专心做电力企业。尽管煤电一体化有利于避免风险,但是形成规模以后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商榷。同时,他表示,电网企业收购电气设备企业一旦形成规模,不利于市场竞争,将会成为电网企业“包袱”。
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表示,中电投近几年通过各种方式收购、参股上游煤炭企业,根据公司的规划,今年煤炭产能将达7000万吨,2015年煤炭产能达1亿吨,到2020年煤炭产能将达1.4亿吨,煤炭自给率达50%以上,届时,中电投将成为一个大型的煤炭企业。
“之前胶着的煤电谈判成为电力企业收购煤炭企业的原动力。”资深能源专家李朝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年一度的煤电谈判成为煤电顶牛的战场。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避免煤电顶牛,煤电一体化似乎成了解决之途。
从近几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五大发电集团的主业的调整情况来看,在调整后的主业内容多增加了与电力相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一项。据了解,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和国电集团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向上游渗透。五大发电集团一位高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个发电集团所拥有的煤炭资源数量可观,再过两、三年,自给率均将超过50%。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开始加大力度建立电力企业,神华集团的电力装机水平已相当于一个中型发电企业,中煤集团以及其它地方大型煤炭企业也以多种方式对电力涉足,并增加装机规模。
对于上述十分火热的煤电一体化形式。李俊峰认为应当谨慎。尽管煤电一体化有利于减少行业的风险,煤炭企业进入电力企业应该考虑成本;电力企业拥有太多的煤矿企业可能会分心。“比方上华能搞成二三十个煤矿的时候矿难就给你压死了。”“如果和大家做得差不多,甚至比别人做得差就比较麻烦了。”
对于此前争议声颇多的国家电网公司收购许继、平高事件。李俊峰表示,如果国家电网收购许继、平高从短期来看为利好,但如果有三分之一的装备由电网自己生产的时候会产生包袱。因为有一定的市场就没有内在的竞争的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创新。
李俊峰表示,我们国内出现这种情况,在2005年,一些企业买了一堆国外的创新性的企业给自己企业提供技术,本来是很有活力的企业买来之后死了,原来这个公司给若干家公司提供技术,它就会不断地进步,现在仅为一家提供技术,信息来源就只是一家,人是天然懒惰的动物,所以慢慢地退化了,这个时间快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大垄断企业养装备企业最终就是这样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