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消息数年来,由于一直承担着供应大国的角色,中国资源储量正急速减少。业内人士警告说,如果中国继续沿着单一依赖资源粗放出口发展经济的道路走下去,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透露,“十二五”期间,将对铜、铝、铅、锌等在内的10种有色金属进行总量控制,总产能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
“总量控制就是要控制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发展下游深加工产业,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联合金属网有色金属分析师王丽新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更近一步说,这其实就是未来我国的资源政策,对相关行业提前做出规划,有序开发利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有色金属产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自2002年起,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我国有色金属却面临着“资源危机”的难题。
据调查,在113个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中,探明资源枯竭型矿山占56.6%;探明资源危机型矿山占28.9%;探明后备资源有保证的矿山仅占19.5%。
由于盲目开采导致后备资源匮乏的并非只有有色金属行业。早在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矿产资源若干战略问题的报告》中就指出,我国矿产资源供需总量已经失衡,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20年需要的只有几种。即便如此,中国仍未停止大量出口资源。以稀土为例,中国稀土约占世界探明储藏量的31%,却占世界生产供应量的97%。中国商务部10月中旬透露,中国的储藏量在近5年间急速下降,按现有生产速度,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
与中国“白菜价”出口资源态度大相径庭的是,发达国家们纷纷停止开采,将资源留予子孙后代使用。比如美国根据1939年制定的《战略物资储备法》,对本国的石油、煤炭、稀土等只探不采,储备长期从国外低价购买;日本1972年建立石油储备制度,1983年又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和基地。
“从保障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当前应将'保护’放在首位。宁其'闲置’也不许乱开采。”原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资源司司长刘国仁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开发,服务于经济建设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乱采滥挖、未综合利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后果只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大量宝贵矿产资源被浪费和破坏,剥夺了子孙后代该有的东西,透支了他们的福利。
此外,专家们指出,更为严重的是,过度依赖资源型产品(包括初级产品)的出口很容易染上“荷兰病”进而拖累中国经济。
发展经济学常常提到的“荷兰病”,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常常以此来警示经济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实际上,近些年中国一些地区已现此种征兆。”观察者指出,尽管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经济得益于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但从国内各个省份经济发展情况看,仍逃不脱“资源诅咒”,即越是资源丰富的省份,到后来经济发展越是缓慢。中国古语的“富不过三代”讲的是另一个故事,但与“荷兰病”的结果却是一致的。
在此背景下,控制总量,减缓资源出口,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援引南开大学教授林润辉的说法,中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不可能再沿着单一依赖资源粗放出口发展经济的道路继续下去,必须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转轨,才可能不被“荷兰病”继续威胁,才可能激发本国的创新潜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