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湖南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将作为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发展。
根据《决定》,到2015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量达到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20%。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达到10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5%左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对于目前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的湖南省意味着什么?将给湖南新型工业化带来哪些嬗变?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梅克保。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重要引擎
中国经济时报:湖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取得了突出成绩。现在,湖南又率先制订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这对于湖南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纵深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有何意义?
梅克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国家和各省市区都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滞后影响和谋求未来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推动本省经济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对于湖南来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南立足新的起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需求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传统产业空间不断萎缩,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复兴的重要突破口。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都将新兴行业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支点。湖南要支撑“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南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需要。当前,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世界新一轮产业竞争渐趋激烈。为抢占先机,争取主动,中央作出了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部署,致力打造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湖南要在贯彻中央部署、打造未来主导产业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从本省实际出发,坚持扬长避短,集中突破,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当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并承担着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重任,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刻不容缓。为此,我省提出了“两型”引领、“四化”带动(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力求走出一条符合本省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只有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知识和人才密集度,湖南才有可能在“转方式、调结构”特别是“两型社会”建设中率先突破,为全国创造经验。
第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南满足需求、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重大举措。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全面发展拥有了更多期待,对环境、健康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升级。从省内外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培育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型、消费型、环保型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直接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同时可拓宽就业渠道,推动民生持续改善,提高社会消费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新型工业化重要引擎
发布时间:2010-12-1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梅克保:就总体目标而言,到2015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量达到5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0%。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达到10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左右。
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4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新兴产业成为湖南的标志性经济成分,湖南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具体来讲: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到2015年,增加值预计达到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左右;装备制造产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国排名前移2—3位,装备制造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到2020年,其增加值预计达到2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装备制造业全行业主营收入预计达到24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2%以上。
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3%左右,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保持在40%以上。其中,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保持现有领先地位,先进复合材料、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5名,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
文化创意产业——以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占文化产业总产值40%、占GDP比重为21%计算,到2015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增加值达9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36%。
生物产业——到2015年,我省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主要是生物育种)两大产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5—6个、过10亿元企业30个以上;建设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60个。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我国特色鲜明的生物产业重要增长极。
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到2020年,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培育1—2个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企业。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35%左右。
战略性信息产业——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800亿元,年均增长205%;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1—15个百分点。到2020年,战略性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增速21%。
节能环保产业——力争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46%,形成60余家综合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骨干企业,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十。形成一批集聚度高、辐射作用强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基地),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占全省节能环保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年增长25%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担纲“四化两型”建设生力军
中国经济时报:在此前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湖南省确定了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四化两型”建设有何意义?
梅克保:我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一化三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加快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都十分繁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内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我省制定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要求,又是立足湖南实际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既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紧迫任务,又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该决定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其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我省经济结构由不合理、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经济时报:与国家敲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相比,湖南将文化产业单独立项,这在目前全国已出台的一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梅克保: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在于找准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参考了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确定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也就是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还必须考虑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如先进装备制造业在我省具有强大的发展基础和潜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中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6%,完全可以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而且,先进装备制造也属低碳经济范畴,是现代工业的标志性产业,因此,我省从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出发,将先进装备制造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如此。一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并没有作一个产业单列。虽然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较好,但考虑其关键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故合并在信息产业中。但不少专家、学者提出,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已超过5%,其中40%由文化创意产业贡献,并且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广电、出版、动漫、演艺等多个品牌。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将和物质消费一样成为人们的消费支出重点。因此,我们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中国经济时报:经历金融危机后,全球都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资源环境挑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那么湖南将如何以此为契机,培育发展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梅克保: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已确立了实施“753”战略,即优先发展7大重点产业、实施5大基础工程、打造3大支撑平台,做大优势、做强特色、提升水平,力争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乃至世界前列,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促进全省经济走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发展7大重点产业,一是做强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整合提升新材料产业。依托有色金属、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发挥研发实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和关联产业发展较快等优势,加强资源整合,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和支撑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石。
三是着力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挖掘湖湘文化精髓,以集群发展为纽带,走规模化、差异化和精品化道路,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一流品牌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
四是加快发展生物产业。
五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六是努力振兴信息产业。
七是乘势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由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还将举全省之力,采取超常规举措,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集中攻克一批影响长远、关系全局的核心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引领发展、支撑创新的重大平台。这就是我提到的“实施5大基础工程,打造3大支撑平台”。
所谓“五大基础工程”,一是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即依托优势区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重点建设1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以及现代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10条千亿元规模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目标,重点扶持100家优势企业,组织实施10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鼓励支持一批有实力的新兴产业企业跨省、跨国对接合作,推动形成“千亿航母、百亿旗舰、十亿骨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重点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三是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即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产业规模扩张、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为目标,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四是名牌产品创建工程。即通过综合运用政策、资金、宣传等手段,加强品牌创建与保护、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突出品牌经营,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群,抢占市场价值链高端。五是人才资源开发工程。即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引进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到2015年,引进培养100名领军人物、1000名高级人才、10000名优秀青年人才),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良性循环的新格局。
所谓“三大支撑平台”,一是技术创新平台,二是投融资服务平台,三是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