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之后,各大部委已纷纷着手酝酿环保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一位接近环保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环保部正在酝酿落实“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的具体实施意见,不少重磅政策将包含其中。其主要思路是以提高环境标准要求为动力,将环保产业真正变为市场化需求,让政府变为环保服务的采购方。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也都在酝酿配套政策,财政部有意出台一只鼓励环境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基金,住建部则准备加大对城镇污水运行设施的督察,以促进环保产业需求。相关部委都在通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向业内征求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多部委同时发力
在“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提出以后,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就开始着手制定落实性“意见”和一些子项目的规划。
记者了解到,“环境服务业规划”将放在“现代服务业规划”下面,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在制定该项目规划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拟将工业节能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节能环保产业,推行合同环境服务。
具体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污染企业通过合同服务,将减排费用与治污企业共享;另一种形式是政府采购由环境服务商所提供的环境服务。
由于合同环境服务与合同能源管理类似,其行业标准和运作模式,都将由发改委主导和制定。
与此同时,环保部也受命牵头制定落实“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的具体实施意见,将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在环保节能产业当中,水务是最重要的一块,仅污水处理与自来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
水务市场由于涉及建设、环保、水利等部委,一直是多头管理。2009年的大部制改革当中,中央授权地方政府自行决定水务业务的归属。
城镇水务传统上一直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而在近几年,海南、重庆等地以水利部门为主组织了水务局,形成了水利部门主导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不过,“环保产业”概念提出以后,水务一体化工作将有利于开辟城乡一体化的水业环保市场,尤其是提前培育农村环保市场。因此,管辖城镇水务的住建部也不甘落后。
据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住建部正在酝酿出台一份关于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文件,意在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提高运行效率和减排效果。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第五届城镇水务大会上表示,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没有达到60%的负荷率。新增污水管道162724公里的目标没有实现,管网不足导致污水处理厂负荷率问题突出。
另据上述接近环保部的人士透露,财政部也对节能环保产业有所参与。财政部正酝酿出台支持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产业基金。
政府垄断待解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商会荣誉会长文一波表示,环保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政府界定好管辖的边界,政府做好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标准,不要干涉行业的发展,让市场机制来决定环保产业的未来,这应该是“十二五”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
有环保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环保行业存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一些可以市场化的环节没有转让给民营企业做。
例如,在2008年底“扩大内需”政策下,很多地方政府取消了原计划转让的环保产业项目,改为让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去做。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项目可以给政府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有利于实现投融资平台上市,为地方城市建设融资。
上述环保企业负责人表示,北京等大城市的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往往以公共安全为理由,拒绝进行市场化运作。只有二三线城市,在其需要建设环保产业设施,而地方政府缺钱的情况下,才将环境设施进行市场化融资,但也仅仅是拿出某一段产业进行融资。
而已经市场化运作的环境设施项目,由于个别地方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对环境服务企业施加“政治任务”,造成市场化的环境服务企业盈利困难。
清华大学环境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表示,“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需要打破垄断和包办的思想,才能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只要加强监管和标准的执行力度,就可以促进环境服务业的进步。
傅涛表示,环保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完善特许经营制度的立法,以制度来规范民营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归根到底,环保要发展为一个产业,其主体应该是企业,而非政府。
“如果环保产业能抓住这次机会,其未来5年内为中国经济贡献的产值,不亚于高铁产业。”傅涛说。(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