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最近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并将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近期会出台。
综合媒体12月17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将尽快出台。
规划雏形:中国经济“第四极”
据规划初稿,成渝经济区范围包括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初拟五大战略定位: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或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事实上,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十一五”规划的三大经济区,后两者已经出台。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而两地政府和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四极”。
一波三折
不过,从年初到岁末,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却迟迟未能出台。
据第一财经报道称,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用“好事多磨”来形容。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在做“十一五”规划时,国家发改委就曾经考虑将成渝经济区纳入,但是由于四川、重庆两地政府进行利益博弈难以达成一致,导致规划一直难以出台。
李勇表示:“作为发改委,在规划经济区时是不希望将区域框得很大,发改委曾经提出一个方案将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缩得很小。后又经过双方的争取才最终形成目前的范围。这是中间方案,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是适中范围。”
利好二线城市
李勇表示,区域规划出台之后,国家和川渝两地将在该区域进行重点布局、统一政策、消除壁垒,产业链配套互为体系,交通设施一体化,而作为经济区之后双方中间有问题,中央也好协调,之前靠的还是联席会议。
戴宾认为,成渝经济区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际铁路开通形成同城化之后,市场要素会形成自由流动,真正促进合作互赢,这是地方政府无法干涉的。事实上,同城化也被学者认为是解决地方利益分歧的重要手段。
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除了成渝经济区建设外,“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四川省还将加快重点经济区建设,分类推进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建设,形成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刘世庆说。
建立经济区,培育不同层次的经济增长极,是我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毫无疑问,未来蓬勃兴起的成渝经济区,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西呼应,形成鼎立之势,成为屹立于国家西部的经济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