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2011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专家认为,明年M2预期增幅可能回归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信贷预期投放量可能低于今年实际投放量,但不少于7万亿元
明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的使用可能优于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兼顾宏观调控各目标,也意味着审时度势、灵活调整
“货币政策大体上可分为宽松、稳健、从紧三大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常用于经济急剧下滑甚至出现危机的阶段,以保增长为主要考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常用于经济过热、通胀严重的阶段,以抑通胀为主要考量;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中性的政策,将兼顾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各目标。”
“在当下的语境,稳健的货币政策还带有审时度势、灵活调整的意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波动正呈现“经济周期短期化”特征。仅仅在2010年的不同季度,中国经济就快速经历了一季度的偏热、二季度的显著回落、三季度的企稳、四季度的偏强这样一轮短波动周期。
“2011年经济仍可能延续这种波动短期化特征,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部分阶段回落触底,随后温和上升;物价形势也比较复杂,明年上半年受翘尾影响,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因此,货币政策不能一味宽松或从紧,而应相机抉择,增强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巴曙松说。
有利于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管理好通胀预期,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明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后作出的决策。
一方面,尽管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明年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前行。如果考虑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加快发展的冲动和政策周期效应会更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除了1995年之外,'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第二年国民经济都会冲高。明年中国经济可望实现9%以上的增长,下行风险不大”,巴曙松说。
另一方面,由于影响今年物价上涨的因素明年都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大,今年价格对明年有2个百分点以上的翘尾影响,还可能出现其他新涨价因素,因此明年物价上涨压力更大。“我们判断,2011年的通胀压力应大于2004年,但小于2008年,全年CPI涨幅在4%至5%之间,CPI峰值在个别月份可能突破5%甚至6%”,巴曙松坦言。
本轮物价上涨的成因,除了农产品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等因素外,重要的推手是国内货币存量规模较大,对价格的影响逐步释放。资料显示,2003至2007年,广义货币M2的增速超过同期GDP加上CPI的增速2.8个百分点,而2008至2010年第三季度则足足超过了9个百分点。“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和商品比例发生明显变化,钱多了,物价上涨就有了货币基础”,连平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在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有利于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货币政策转向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适度宽松”。“如果没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不可能从容应对危机冲击,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回升向好”,连平说,如果说去年和今年是宏观政策带来好处的“红利释放期”,那么今后一段时间必然是“成本消化期”,中国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回到3%左右的低物价时期。“我们不能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不能抹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历史功绩”。
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明年该怎样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专家认为,应当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在让货币环境正常化,因此明年广义货币M2的预期增幅可能回归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也就是16%左右”,巴曙松判断,“今年银行放贷可能会到7.5至8万亿元,明年信贷预期投放量应小于今年实际投放量,但由于要做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与'十二五’前期投资项目的衔接,加之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因素,因此明年预期投放量最低应不少于7万亿元。”
明年货币政策工具将如何使用?巴曙松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的使用可能优于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在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利率接近零利率的情况下,大幅加息很可能吸引热钱大规模流入”。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达7.66万亿元。“大幅加息显然会加大一些地方的偿还压力”,有专家表示。
不过,巴曙松也表示,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较大时,不排除央行通过一定的加息来缓解负利率。
他认为,明年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当前我国进口增长较快,进口商品中有不少是铁矿砂、原油等大宗商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利于减少输入型通胀压力”。记者田俊荣
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
财政政策继续“积极”
明年结构性减税与增税并存,比如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负,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
发行地方债应当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并逐渐取代融资平台
增加薄弱环节的有效供给,积极财政政策仍需给力
对于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给出了这样的解读: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之后,可以对冲过多的流动性;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可以增加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有效供给。这“一松一稳”的搭配,对2011年的中国经济意义重大。
贾康认为,已经实施了两年多的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在2011年继续“留守”,是因为政府仍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来弥补经济社会的“短板”。无论是从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的角度看,这些“短板”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农”方面,这几年政府对农民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体制,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都出现了好形势。但是仍有一些“瓶颈”问题制约着“三农”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来解决。比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国还有相当多的病险水库在“超期服役”,需要进行除险加固;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通往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缺少砌护,既浪费水资源,又增加了农民种地成本。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欠账”,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来偿还。
城市发展方面,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也都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给力。比如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完成开工580万套,明年或将提高到1000万套,投资达1.4万亿元。这么大的投资额中,政府财政肯定要出“大头”。还有,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对车辆采取一定的限购或限行措施确实必要,但真正的治本措施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当四通八达又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能够替代人们开车出行时,交通拥堵问题才有望根本解决。建设这样的公共交通网,政府的投入之大也可想而知。
“看准的事情不能再犹豫了!对于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和薄弱环节,政府就要加大投入力度,该花钱一定要花。”贾康如是说。
结构性减税与增税并存,改善结构、调节分配是重点
过去两年多,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是结构性减税。在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的同时,2009年又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共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约5000亿元。结构性减税政策,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困难,增强了居民消费能力,为拉动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会上对于减税的期待和呼声也很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渐渐散去,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形势下,减税的力度和空间还有多大?对此,贾康解释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来看,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结构性减税的内容,也有结构性增税的内容。
“比如,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方向肯定是进一步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负,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这里面,结构性减税和增税是并存的。还有,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主要是消除一些行业重复征税的问题,这也是一项力度不小的减税措施。”贾康说,而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对一些资源开采类行业来说,就要增加税负,但这一结构性增税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贾康认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在加大公共投资、改善民生、鼓励创新、优化结构等方面,与前两年积极财政政策有着传承关系。但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将在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特点,就是雪中送炭。眼下,收入和物价是百姓最关心的事情。财政政策就要在这方面多发挥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产品生产,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生活保障增加了,物价稳定了,社会和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赤字规模稳妥审慎,地方债将逐步替代融资平台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公共投资,是不是意味着明年政府财政赤字也要相应地“水涨船高”?
贾康表示,在对财政赤字规模的控制上,我国政府一直是稳妥、审慎的。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是9500亿元,占GDP的比重在2.8%左右;2010年财政赤字是10500亿元,虽比上年增加了1000亿元,但随着GDP的增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仍在2.8%左右。这一赤字水平低于欧盟公认的3%的警戒线,是安全的。“至于明年的财政赤字具体数字是多少,现在还不好说,但我想还是会严格控制在3%的安全线之内。”
地方债,是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而进入人们视野的。明年,地方债在发行上会有什么样变化?贾康认为,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地方债的发行比较成功,筹资也很顺利。地方债发行比地方融资平台要规范得多,风险也相对可控。因此,发行地方债应当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并逐渐取代融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