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后,有人认为聚氨酯外墙外保温材料是罪魁祸首,应当封杀这种材料。“上海高层住宅大火虽然让我们很悲痛,但聚氨酯不能背黑锅。”近日,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谈到聚氨酯,李建波有些担心。
不能背黑锅
在上海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后,各地紧急叫停外墙外保温施工,上万家制作保温材料的公司因此受到影响。
调查组初步认定的结果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的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将聚氨酯泡沫用在外墙外保温和室内装修中。
李建波解释道,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聚氨酯泡沫的燃烧级别为可燃。火灾中发现的聚氨酯泡沫的燃烧级别如果是易燃的话,那就意味着施工方使用的聚氨酯泡沫不合格,应该追究施工方和供应商的责任。
“如果真的禁用聚氨酯,那会是个国际笑话。”李建波说。他反问道:“冰箱、沙发、服装,哪一个没有聚氨酯?不让用聚氨酯,那用什么来替代?如果真禁用,中国就不用制造汽车了,也不用制造高铁了。”
让聚氨酯背黑锅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两年前,深圳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建筑物顶棚保温板材料应使用难燃的B1级材料,但鉴定结果却为易燃的B3级材料。显然,俱乐部在施工时就使用了不合格的保温材料。虽然鉴定结果很明确,但深圳市还是下令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用聚氨酯保温材料。
“我们很悲痛,但不能背黑锅。如果有关部门真的禁用聚氨酯,我们也一定会坚持到底,给自己讨个说法。”李建波说。
尴尬的标准
11月23日,在经过42次准备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所高级工程师季广其终于完成了他的第3次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试验。试验使用两种保温材料进行燃烧对比,一种是易燃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季广其在搭建时采取了防火措施;另一种是不燃的岩棉,使用普通结构搭建。试验结果显示,在搭建时采取了防火措施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也能收到与岩棉相似的防火效果。
季广其委婉地告诉记者,上海高层住宅大火其实是中国建立构造防火、材料防火和防火安全管理体系的转折点,相关部门不应该逃避现实。
原建设部144号文件在2005年发布时,专家组就指出文件中缺少防火规范。但因为没有试验数据,相关部门只能一边执行文件一边进行试验,准备在文件修订时增补试验数据。2006年,几家制作外墙外保温材料的单位联合向原建设部申报了研究课题,开始进行一系列防火试验,最终搜集了160多万个数据。修订文件的时机已经成熟。
然而,2009年2月央视大楼的一场大火让文件修订计划彻底搁浅。火灾发生后,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但业内人士认为此规定操作性不强。
其实,包括聚氨酯在内的保温材料并没有问题。如果有了新标准,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故。新标准一出台,落后企业就会被劣汰。但现在新的标准还没有出台,不合格的保温材料仍会混迹在市场上。
不明确的结果
只要谈及建筑防火,就有一个不能回避的国情,那就是中国的高楼实在太多了。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
有人说点不着的保温材料不是好保温材料。北京住总集团副总工程师金鸿祥认为,关于保温材料的耐火性,需要辩证地看待,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好必有坏。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无论是岩棉、酚醛、聚氨酯,还是其他保温材料,都不是完美的保温材料。
埃瑞克·希伦是洛素公司的市场传媒总监,他所在的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岩棉生产厂家。但产量有限,只占市场份额的5%。他认为允许聚氨酯这样危险的材料继续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是不可思议的。
北京莱恩斯公司技术总监张盼也是聚氨酯的反对者。他说:“聚氨酯工业网给出的数据是材料在充分燃烧后的数据,请问谁的材料可以保证在大火中都能充分燃烧?”他认为季广其的结构性防火试验虽然很不错,但只是过渡性的措施,施工过程不好控制。提高保温材料的燃烧等级才是避免建筑物失火的根本出路。张盼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建筑建材业网11月18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上海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质量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特别提及了酚醛。作为北京市唯一的酚醛材料生产公司,张盼他们可能有得忙了。
不难看出,尽管讨论仍然没有结果,但标准确实该修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