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出一分钱现金整合省内5家民营钢企后,河北钢铁的省内民营钢厂收编工作仍在继续。然而,河北冶金行业协会人士透露,河北钢铁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批量收编民企,更多依靠的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手段,其中,钢铁“黑户”产能的“漂白”成为民营企业投靠河北钢铁的最大诱因。
对旗下民企开放采购渠道
“很快会开沟通会,跟几家民营企业交流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平台。”河北钢铁集团采购总公司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河北钢铁方面会为纳入旗下的民营企业提供整体采购平台,并使民企享受到与集团旗下子公司相同的服务和资费待遇,但最终5家民营钢企是否会选择这个采购平台,还是要靠资源,集团不会强制要求采购渠道的整合。
然而,民营企业对河北钢铁的整合优势却并非特别看中。一家纳入河北钢铁旗下的民营钢厂人士表示,如果是在年度铁矿石价格体系仍然延续的时候,纳入河北钢铁的整体采购渠道对他们来说诱惑还大一些。至于未来是否会选择在河北钢铁集团的采购总公司进行统一采购,还要看采购成本究竟能降低多少。
根据河北钢铁的“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河北钢铁集团以商誉、管理和技术服务出资到民营钢铁企业,建立股权投资关系,使民营钢铁企业成为集团成员单位。然而,作为国有企业的河北钢铁究竟有多少技术、管理优势呢?
根据齐鲁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民营钢厂的吨钢三项费用远低于国营钢厂,生产效率也远高于国营钢厂。2009年,包钢、鞍钢、武钢的吨钢三项费用分别为283元、604元和356元,而国丰、津西、沙钢的吨钢三项费用则分别为65元、65元和169元。而2009年,包钢、鞍钢、武钢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36%、3.21%和2.28%,而当年国丰、津西的净资产收益率则分别为17.1%和20.33%。而河北钢铁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则为4.62%。
从2009年的经营数据来看,拥有所谓管理、技术优势的河北钢铁的生产效率并未优于同属河北省的民营钢厂。
并入河北钢铁=产能“漂白”?
“关键还是资质问题。”河北冶金行业协会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效率和盈利能力并不处于劣势,河北省内的民营钢厂之所以愿意投奔河北钢铁,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进入河北钢铁集团可以解决其产能“黑户”的问题。该人士称,这方面情况过于敏感,他不愿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更多详情。
6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要求发改委牵头组织对2005年以来建设的钢铁项目进行清理。工信部的官方数据是,未经中央审批的钢铁产能高达3亿吨,占据国内钢铁产能的半壁江山。而2003-2007年国内钢材产量年增幅分别为25.23%、32.64%、24.1%、24.5%和22.7%,两组数据叠加,意味着相当数量的钢铁产能会出现在清查之列。
而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河北省工信厅获悉,该厅的多个处室都参与了钢铁产能的清理工作,其清理依据正是7月份出台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该部门将会把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合规企业名单”,也就是俗称的拿到“户口”。而河北冶金行业协会方面则透露,除符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外,在河北省,对钢铁产能的“清理”还有一项隐性的条件———即积极参与钢铁业的兼并重组。如此一来,积极投奔河北钢铁,成为民营钢厂未报批产能拿到“户口”的最佳出路。
“户口”对民营钢厂究竟有多重要。据工信部内部人士此前的透露,对于那些最终不能进入名单之列的企业,工信部除了协调有关部门在用水、用电的费用上对不合规企业实施惩罚性收费外,还将对这些企业实行进口铁矿石“断供”。(来源: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