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报道“热钱”年年有,但在今年,以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标志的新一轮“印钞”行动,再次加剧了市场对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的担忧。尤其是今年二季度,我国汇改重启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热钱”进入中国的速度加快。为应对外资流入压力,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层重拳频出……
形势太严峻
美联储印钞机“隆隆声”不断,让本就宽裕的全球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泛滥,而人民币升值、中国进入加息周期,让我国成为“热钱”的首要目标。10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1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3196.43亿元,随较10月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事实上,从三季度开始,中国外汇占款已经呈现出快速增加态势,7、8、9月份分别新增外汇占款1709.51亿元、2430亿元、2895.65亿元。业内普遍认为,这串数字背后隐现“热钱”涌入的身影。
对国际投资者来说,人民币资产可以说是目前全球投资中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央行重申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企业和个人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以及人民币本身存在的升值趋势,均成为吸引外汇资金加速流入的重要原因。“热钱”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从金融系统拆借而来的套利资金;另一个则是由于贸易的全球化,部分国家存在巨额贸易顺差而产生。“热钱”进入我国可获取三个层次的利润。第一个层次利润就是“利差”;第二个层次利润是通过等待人民币升值来获取;第三个层次利润是通过进入期市、股市、楼市等资产领域获取。
“热钱”拦得住
为严厉打击“热钱”等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从2010年2月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组织开展了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热钱”流入进行查处。
截至5月25日,此次专项行动共计非现场排查跨境交易347万笔,累计排查金额4400多亿美元。截至目前,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5亿美元,其中已办结6起,涉案金额2700多万美元。此外,尚有一批线索待进一步查实。据了解,在此次的专项行动中,外管局进一步完善了检查方法,特别是在前期非现场检查阶段更多运用电子化手段进行监管数据的比对分析,确定线索后再有针对地查核落实,从而保证了大多数涉汇主体正常的贸易投资活动不受影响。
银行要有作为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本应在外汇业务中身负审核义务的商业银行却被查出为“热钱”流入境内提供通道。10月底,外管局对9家违规办理外汇业务的银行分支机构给予了点明通报并处罚,其中包括四大国有银行。此后,外管局还特别加强了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短期外债的管理,强化了银行在办理外汇业务时的真实性审核义务。
目前,外管局、商业银行对“热钱”已处于严密监控的状态。“尽管没有太好的办法全面监控'热钱’,但是全面从紧,逐步杜绝了正规商业银行的'热钱’流入渠道,使'热钱’的流动越来越困难。”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据了解,现在的银行机构已经加强了对外资流入的盘查,大规模进入显然已经比较困难。同时,外管局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通过将企业出口收结汇情况与其海关货物出口情况加以核对,有效甄别货物贸易项下资金流入的实际贸易背景,以保证出口及其收结汇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池子”须深挖
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一方面吹起了大量的资产泡沫,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境外资金的流入将会使本币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威胁这些国家的出口。
面对源源不断的“热钱”,央行、外管局利用多种措施“外筑城墙,内修池子”。如外管局在10月28日至11月5日,10个工作日内多次对违规操作外汇业务的个人、企业、商业银行点名通报批评,并公布了地下钱庄、网络销售等导致“热钱”流入的案件,对相关市场主体起到警示作用。
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更是提出治理“热钱”的“池子论”,“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等它需要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周小川日前解释道,“池子”就是外汇储备,并表示中国可以吸收因“热钱”流入带来的全部流动性。但“池子”效果如何,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