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住建部新规封杀 北京中国版胶囊公寓下月拆除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12-30 9:14:14  兰格钢铁

  华北电力设计院原高级工程师黄日新老人建造的“中国版”胶囊公寓,前后经过两次升级换代、在仅存9个月后,将于下个月拆除。 “国家的租房新政策马上就要实行了,出租屋私自隔断要被罚款3万元,我耗不起了。 ”为了建造这两代胶囊公寓,黄日新已花费了整整10万元。

  “就当交了学费!我现在不打算出租了,要找开发商建造胶囊公寓。 ”说起未来的设想,这位性格开朗的热力动力装置工程师立即从由40多寸液晶电视改造而成的电脑显示器前站起来,找出一份珍藏的《中国日报》,指着上面一则关于他的报道说:“这是我的精神寄托,我有理论基础! ”

  设计胶囊公寓倾注心血

  在北京郊区西五环外一个城乡接合部小村庄,穿过因办丧事临时搭起的一个绿色帆布大棚,78岁的黄日新走到一家平房前停下,“中国第一店,黄日新胶囊公寓示范点”几个字在灰色的村落中格外明显。他用脚移走门前几枚被风吹来的冥币,熟练地取出钥匙打开防盗门,8个白色的胶囊公寓一下就展现在记者眼前。“租金便宜,每个月1000元,只是每次从家里来一趟都很费劲。”“我给你展示一下。”一看到自己亲自设计的“屋子”,黄日新就很兴奋,在零下4摄氏度的寒冬里,他不顾寒冷,坚持要脱下羽绒服,钻到胶囊里热情给记者展示他的设计。“你看我站在床上都能站直了,这空间够大了吧?”身高近有1.7米的黄日新说。为了达到北京市政府关于房屋出租最小面积的标准,他于今年8月推出的改良版胶囊公寓一改此前人均面积仅2.2平方米的缺陷,将使用面积增加到5.33平方米。为夫妻设计的情侣胶囊里,还放了一张双人床架和席梦思床垫。“这是节能灯。”黄日新像小孩一样不停地扭着“书桌”上的壁灯,介绍着胶囊公寓墙壁上安装的各种设备:电话线、网线接口和插座,细心的他还给每一户安装了单独的电表。

  在一个单人胶囊里变换着姿势展示了“宽敞、不觉得压抑”的入住感觉后,黄日新又介绍了新增的公共设施,厨房里有崭新的不锈钢水池,还有一台洗衣机和电热水器。他还专门设计了地下排水通道。“是不是很好啊?”他笑眯眯地问。

  “房东害怕,不肯租房子了”

  然而,令这位费尽心血的设计者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是,这个没有暖气、进门不到一分钟手指尖就冻得发凉的小屋——全国知名的胶囊公寓将是最后的展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于明年2月1日起实行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如果将原来的房间分隔成多个小间出租,将会受到最高3万元的罚款。“房东比我还害怕,不肯租房子了。”说到这里,老人不仅有些叹息。

  黄日新第一代胶囊公寓于2008年在自己位于市中心的家中建造,确切说,应该是隔断的“合租屋”;第二代今年3月中旬在海淀区一个城乡结合部建成,随后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关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有25个国家、近300名记者前来探访过胶囊公寓。

  不过,与记者的高度热情相比,胶囊公寓推出后却让黄日新面临意想不到的孤寂。“刚开始别人说我是炒作,我炒什么作,投出去的10万元一分钱都没有收回来!”从4月首次迎来租户到8月17日最后一个大学生离开,前后仅有8个人入住。

  25岁的“北漂”张琪是首个租客,她当时在北京有一份月工资三千多元的工作。为了供养寡母和大学刚毕业的妹妹,从原来需要800元一个月的合租屋搬了出来,和黄日新签了租赁合同。她原本打算在里面住3个月。不过,张琪和黄日新都没有想到的是,随着胶囊公寓的“一炮走红”,还有当时频频见诸报端的唐家岭 “蚁族”聚集区,引来北京市政府的注意。4月底,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发布了修改后的《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草案),规定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7.5平方米。胶囊公寓显然达不到这个标准。没有办法,黄日新只好叫入住尚未到一月的张琪离开,“张琪还罚了我250元(违约金)!”

  胶囊公寓迎来的最后一位租户是搬到西五环后,一位主动找上来的香港科技大学大四学生。“香港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也难。”黄日新感叹。在这个偏僻的郊区小村庄里,这位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和7个空空的“胶囊”一起度过一个夜晚后,就不辞而别。

  [特写]

  “一生中最后一个梦想”

  “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想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做成功。 ”昨日,在石景山区两室一厅的家中,黄日新在书房里摆开他实现此前梦想的见证。

  “我的前几个梦想都实现了,让居者有其房是我最后一个梦想。 ”这位曾经参与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供暖设计的高级工程师说,胶囊公寓的梦想从技术上来说是最简单的,但是现实中却是最难的“阻力太大了,社会的、政府的,政策老是让胶囊没法存在。 ”

  现在,黄日新决定避开房屋租赁政策的现在,转为构想一种新的“胶囊”房,也就是自己设计图纸,找开发商合租建立一栋6层砖砌或砖混结构的固定建筑物,每层有若干个“胶囊”型的独立建筑物。他给每位去采访的记者都算了一笔 “合算”的账:“胶囊”房以每平方米7500元出售的话,建筑面积16平方米的 “胶囊”,总房价为12万元,20年还贷,每月还贷款为660元,比租房的价格还低。为此,他还申请了专利,并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通知书”,同时也写了一篇名为 《黄日新的小型房市论》的文章向媒体发表。

  不过遗憾的是,他的这个构想在经过媒体报道后,并没有引起任何开发商的注意。很多网友也认为,这是他“善良又天真的房地产救市梦想”。

  “我觉得我一定会成功,国家在给我认可! ”他说。

  [人物名片]

  胶囊公寓设计者黄日新

  78岁,华北电力设计院原高级工程师,因先后改建扩建“中国版”胶囊公寓,在半年内被25个国家、近300名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日前,住建部推出《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如果将原来的房间分隔成多个小间出租,将会受到最高3万元的罚款。黄日新的胶囊公寓因不符合规定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但不服输的黄日新如今又有了新的构想,他要设计一种新的“胶囊”房,他说:“让居者有其房是我最后一个梦想。 ” (新闻出版)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被住建部新规封杀 北京中国版胶囊公寓下月拆除
  • “胶囊”的居住梦 胶囊公寓专利使用权将被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