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该消息传出后,各方反响强烈。
但2001年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集团著名经济学家奥尼尔表示,与南非相比,韩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经济规模较大的新兴经济体更有资格入选“金砖国家”。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南非经济总量目前为2850亿美元,还不到“金砖四国”经济总量最小的俄罗斯的四分之一。
自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正式会晤以来,“金砖国家”逐步形成固定对话合作机制,加快向机制化和组织化方向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此次“扩容”,“老金砖四国”千挑万选,对新伙伴的挑选标准与奥尼尔等欧美分析人士自然有所不同,经济总量并不是很重要的参考依据,而更侧重于代表的广泛性。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南非的加入扩大了“金砖国家”的地理范围,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扩大到了非洲。“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更具全球性,这符合世界目前的发展趋势,顺应国际体系多极化的潮流。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重心悄然开始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这一合作机制将有望在全球经济合作和国际政治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看,非洲现在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而作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南非相关企业在非洲金融、电力、电信、建筑、农业等行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非将为其他“金砖国家”拓展与整个非洲的合作提供机遇。
从构建合作机制内循环角度来说,“老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印度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基地,而俄罗斯和巴西是大宗商品供应的重要国家。背靠拥有10多亿人口的非洲大陆,同时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南非加入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内的经济互补以及通过内循环规避全球性风险的运作势必更加顺畅。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惊涛骇浪”虽已过去,但全球经济仍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复苏路上的各类“暗礁”仍需提防。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比发达经济体更快、更好地走出了危机,但在群体性崛起之后,这些经济体需要“抱团取暖”,加强合作,在重大的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因此,主要新兴经济体之间迫切需要一个机制平台进行更为有效的政策沟通。
目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组织形式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合作组织相比仍比较松散,各成员国的利益诉求与主张也不尽相同。不过,在抛开分歧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多方面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其未来的开放性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