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在俄罗斯探寻合作共赢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10 10:03:47  兰格钢铁
    俄罗斯—中亚大区公司作为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在俄罗斯的派出机构,在精心运营老项目的同时,为开拓新项目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原本8小时的航程,可能因等待跑道,飞机在莫斯科上空盘旋了一大圈,才在大家的焦急等待中着陆,耽误了近一小时;出海关、办手续、取行李,又花费两个多小时;好不容易上了接机的中巴,平常40分钟的车程又因堵车拖延了两小时。路上,前来接机的俄罗斯—中亚大区公司和中国石化驻俄罗斯代表处的同志安慰道:“堵车在莫斯科是常态。”他们还介绍说,有一次到机场送一位员工的亲属回北京,亲属已经到北京了,他们却因为堵车还没回到公寓。利用路上的闲暇,他们介绍起在俄罗斯开拓境外业务的酸甜苦辣。5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我们感觉到,俄罗斯经济正在从复苏走向繁荣,这里不乏机会,但在俄罗斯开拓境外业务也并非轻而易举。随着采访的深入,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

    “在俄罗斯开发新项目,必须互利共赢,双方都有利可图”

    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了前几年的萧条后开始复苏,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全球金融危机却使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面对严峻的形势,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除国家直接向实体经济注资外,还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企业税负,如出台优惠的出口税政策、资源税政策等,并在酝酿新的许可证政策和外国投资政策,尤其是减少了对石油企业税费的征收,以此寻求国家间的合作。同时,开发东西伯利亚已正式列入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该地区开发程度低,多数油田处于开发建设初期,有些老油田急需投资建设和改造。由于地缘关系,欧美石油公司对该地区兴趣不大,俄罗斯便把重点放在了与亚洲公司的合作上。俄罗斯政府高层曾表示,愿意与中国在远东地区进行投资合作。

    中国石化由于自身发展的资源压力,一直在海外寻找油气勘探开发的机会。苏树林总经理在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研讨会上强调,“资源问题是影响中国石化发展的最根本问题,资源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明确“发展国际化经营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石化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俄罗斯在能源方面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石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为中俄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然而,可能并不等于现实。俄罗斯—中亚大区公司总经理梁延基介绍,与俄罗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俄罗斯政府出于对油气资源的保护,于2008年5月7日颁布了《战略投资法》,明确禁止外国、国际组织以及由他们控制的实体(外国投资者)取得对战略性公司、战略性地下矿产公司的控制权,规定可采储量大于7000万吨的油田或大于500亿立方米的气田,只能与Gazprom或Rosneft等国有公司合作,最多获取10%的股份,持股超过5%时须获得战略投资审批。对于小于7000万吨的油田或小于500亿立方米的气田,可独立操作或控制公司,但持股超过20%或交易额大于1.1亿美元时须经反垄断委员会审批。这些规定反映了俄罗斯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国际合作中对战略利益的思考和诉求。这表明,在俄罗斯开拓上游业务必须站在双赢的基点上。采访中梁延基深有感触地说:“在俄罗斯开拓业务很不容易,开发新项目必须互利共赢,双方都有利可图。”

    “在境外业务发展中,公共关系至关重要”

    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对境外公司明确指出,“在境外业务发展中,公共关系至关重要。要多层面、多渠道建立与资源国政府、国家石油公司及合作伙伴的友好关系”,“境外公司要加大公关协调力度,切实担负起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责任”。苏树林总经理的要求充分反映了境外业务开拓的突出特点。大区公司的员工说:“我们在境外是代表中国石化做生意,生意人就得广交朋友、广收信息。”为此,大区公司要求员工真正变坐商为行商,走出公寓、走出办公楼,积极融入俄罗斯社会文化生活,与俄罗斯各个层面的人交朋友,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公共关系,努力做到一旦有需要,就能够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大区公司新项目部经理马晓昌、副经理许敏在大区总经理梁延基的带领下,广泛收集信息,努力寻找开发新项目的机会。2009年11月2日晚10时,他们到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在随后紧张的3天时间里,会见了5批客人,包括Canamens公司总裁、哈萨克斯坦油气咨询公司人员、介绍滨里海项目信息的哈萨克斯坦客户以及其他提供信息的有关人员。大量的信息积累为大区公司的项目评价和筛选提供了依据。仅2009年,大区新项目部就有3个重点项目获得资料室项目评价机会,评价新项目信息达260批次,上报新项目专报共20期。

    大量的市场信息也进一步深化了大区公司对新项目开发的认知,形成了“三个统筹”原则和“三个重点关注”的工作思路:在新项目开发中要统筹分析资源国政治、经济形势及社会环境;统筹评价和开发石油与天然气项目、勘探与开发项目、陆地与海上项目、常规与非常规资源项目、作业与非作业项目;统筹发挥一体化优势及项目间的协同效应,灵活采用风险勘探、资产收购、公司并购及合资合作等方式,努力提高资源获取能力和项目收益,确保储量、产量跨越式增长,确保项目投资回报。在具体工作中,针对俄罗斯对油气资源实施法律保护和严格控制的实际,重点关注中小油气资产项目;借鉴国际大公司从勘探入手,持续跟踪并获得油气田开发权益的经验,重点关注油气田勘探项目;针对俄罗斯天然气项目享受较低税负、具有一定获利空间的实际,重点关注天然气项目开发。认识的不断深化,使大区公司的新项目开发工作更加理性有序。

    “实力相当,才谈得上合作共赢”

    谈到在俄罗斯开拓新项目的经验时,大区公司的勘探开发和工程技术专家感慨:“只有实力相当,才谈得上合作共赢。”新项目开发的实践也表明,没有中国石化高水平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没有世界五百强中名列前茅的雄厚实力和品牌效应,新项目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萨哈林钻井项目的成功,向俄罗斯展示了中国石化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实力。俄罗斯没有自己的海上钻井平台和技术实力,一家国际大公司向他们报出了天价,使项目无法进行。中国石化萨哈林公司经过认真论证承揽了该项目,并用自己的队伍、自己的平台打了这口井,实际费用不到这家国际大公司的一半。这使俄罗斯同行认识到,中国石化确实是具有雄厚技术实力、负责任的跨国企业。

    2007年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向俄罗斯最大的工程服务公司——欧亚钻井公司销售了8台低温钻机,其中1台用于2009年8月21日投产的旺科尔油田的钻探工作。俄罗斯总理普京参加了庆典仪式。2009年、2010年中国石化又与俄罗斯奥伦堡石油公司、欧亚钻井公司签订了多台钻机合同。

    2008年10月,炼化工程公司投标俄罗斯石油公司共青城炼厂改造项目,经俄方评估,商务标和技术标均列各竞标公司之首。

    哈萨克斯坦公司管理的FIOC项目在勘探初期一直没有进展,中方勘探工作者在总结和分析了以往的资料数据和研究成果后,提出“盐檐油藏”模式。在这一模式指导下,盐上勘探获得重大进展,并连年超额完成原油产量计划。

    中国石化所展示的勘探技术、装备技术、炼化工程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投资能力以及负责任的国际大公司形象,为境外新项目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拓境外业务,不仅需要国际化经营素质,而且需要奉献精神”。

    与大区公司员工短短几天的接触,颠覆了我们以前对海外员工生活的看法,他们“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口头禅道出了海外员工的真实心境。“在海外工作也是个苦差事,开拓境外业务,不仅需要国际化经营素质,而且需要奉献精神。”这是记者的切身感受。

    俄罗斯冬季漫长的寒冷和员工背井离乡的思乡之情,锻造了大区公司员工的坚韧和不平凡。他们一方面要恪尽职守,为开发新项目四处奔波,广泛接触政府和社会的各个阶层,收集来自方方面面的商务信息,夜以继日地进行筛选和评价,以获取最有价值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为精心运营老项目,在俄罗斯和中亚5国之间频频往返,到项目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他们经常遇到国内外油气田情况不同而带来的勘探开发和工程技术业务方面的难题,经常遇到由于国家间历史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也经常遇到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带来的诸多不便,还经常面临由于单兵作战而产生的孤独,由于生活单调而产生的寂寞,由于长时间远离亲人而产生的伤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国内看着不起眼的小事,在国外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针对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大区公司把提高员工素质尤其是增强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利用紧张的工作之余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在大区公寓,他们克服房源紧张的困难,把员工食堂变成了培训场所。白天这里是员工的餐厅,晚上就变成了俄语学习和业务学习的课堂。大区公司温菲尔德子公司经理杨世伟的妻子是俄罗斯人,莫斯科大学毕业,成了大区公司的俄语老师,每周两次为大家讲授俄语;勘探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晓昌,也当起了油气勘探专业的老师。为了活跃员工的业余生活,大区还为员工配备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机、卡拉OK机等,组织大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工会为每位在莫斯科过生日的员工组织生日聚会,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一旦发现员工有思想波动,大区公司领导和党员骨干就会靠上去,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

    对中国石化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对开拓境外业务的激情和大区公司的良好氛围,激励着公司员工在异国他乡为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事业而拼搏奉献。生产作业部王兆水为了履行大区公司对哈萨克斯坦公司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能,深入现场连续工作78天没休息,其间岳父去世,也没见上最后一面,落下终生遗憾。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孔艳玲负责公司财务工作,承担着俄罗斯—中亚大区公司、温菲尔德欧亚子公司、UDM项目部3个单位的财务管理业务。为了更好地为境外业务的发展服务,她坚持把中国石化内控制度与海外业务结合起来,努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为了适应海外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她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究俄罗斯财税政策、汇率变化和相关金融信息,规避财务风险,降低财务费用。由于工作繁忙,她的休假时间经常无法保证。俄罗斯员工萨沙到大区公司工作以来,被中国石化的企业文化所感染,为中国石化员工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对记者说:“我喜欢中国石化的文化,我敬佩中国石化的同行,我特别愿意在这里工作。”担任司机班长3年来,他被大区公司员工称为闲不住的“勤快人儿”,始终以一名中国石化的员工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有人说“俄罗斯人嗜酒如命”,可萨沙从不饮酒。萨沙在大区公司的司机岗位上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甚至连小的剐蹭都没有。去年暑期,原本到了萨沙的假期,他看到公司人手紧张、工作繁忙,主动提出调整假期。因为萨沙的优异表现,2009年他被国勘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采访的点点滴滴使我们对在境外工作的每一名中国石化员工都深怀敬意,对他们境外业务的每一项进展都深怀欣喜,有这样一批兢兢业业在境外第一线拼搏奉献的忠诚员工,中国石化向跨国公司迈进的脚步一定会不断加快。(中国石化新闻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石化在俄罗斯探寻合作共赢
  • 中国石化全力做好南方雨雪冰冻保供工作
  • 中国石化进口高硫原油加工量增长17%
  • 中国石化与中国航油签署航煤资源供应协议
  • 中国石化最大铺管工程船顺利下水
  • 中国石化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
  • 中国石化原油管道年输油近1.5亿吨
  • 中国石化在皖煤化一体化项目开工
  • 中国石化启动在川最大面积天然气勘探
  • 中国石化德阳至北川和安县燃气管道开工重建